忙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今天說人家*明天你喊的比誰都響比人家還*。”區隊長在前邊大聲說。
吃完飯我們領了新軍裝,別看一個個十七八歲小小年紀黃嘴伢子還沒退淨,發的可發的都是黃色銅釦四個兜的幹部服,大家興高采烈的試著穿著不斷的互相問著怎麼樣,那牛逼勁簡直忘了自己是誰。
我和林小天穿上新軍服還挺神氣,可一戴帽子就傻了,後邊露出那麼長的頭髮怎麼看怎麼象“巡捕房”的人。這可不行,怎麼照相往家郵呀?還有那麼多女同學等著看我們的雄姿呢。
我們的頭髮終於派上了用場,電視臺軍事頻道的記者要拍一個叫“將軍從這裡起步”的專題片。他們要拍一組畫面,大意就是一群地方什麼事也不懂的學生投筆從戎來到軍營,經過短時間的教育訓練成長為合格軍人的經歷。他們讓我們拎著包揹著吉它從車上下來,東瞅瞅西看看呆頭呆腦故意弄的跟偷地雷的似的,然後老實的坐下剪頭,然後又穿上軍裝在整容鏡前整理軍容,再列好隊在操場上走上幾圈,反正就那麼幾個場景讓我們忙乎了一下午,好在頭髮是理完了不再有鶴立雞群的感覺。
晚飯時我們已經象老學員一樣整隊站排去飯堂了,路上帶隊的區隊長領著喊了兩遍“一二三四”效果不太理想,尤其是最後那聲“四”總是發降音顯得太悶不響亮,在區隊長反覆做了示範後,大家逐漸掌握了規律,喊的時候放下臉面沒什麼不好意思的,有話就要大聲說就得喊出來,於是震耳欲聾的“一二三四”喊得山搖地也動喊得花開水歡樂。
到了飯堂前大家立正站好,由區隊長起歌齊唱“團結就是力量”效果還是不太好,南腔北調的匯不到一塊,還有不少人在隊伍裡幹呷叭嘴不出聲來個現代版的爛竽充數,接著區隊長又是一頓心裡輔導讓大家放下架子,我們是革命軍人要有壓倒一切敵人的英雄氣概,唱個歌算什麼?不唱好,不唱響誰也甭想吃飯,再不唱就拉出來過篩子單練,弄到最後還是這法子管用,於是一曲雄壯豪邁的“團結就是力量”開啟了吃飯之門。
吃飯的學問就更大了,剛開始訓練體能消耗多飯量大得驚人,一頓吃十幾個饅頭根本不在話下,本班一山東哥們兒居然一頓吃了二十個饅頭據說還不是記錄。能吃的太多炊事班一天不幹別的就做飯了可大家還是不夠吃,不夠吃就得搶,搶不著就吃不上,於是吃不飽的問題日趨突出。吃饅頭還好說,尤其是吃米飯總是吃不飽,我查詢了一下原因,原來怨我自己沒有把握好策略第一碗盛的太多了,吃完了第一碗再去弄第二碗盆裡早已空空如野。林小天這方面比我機靈多了,他爸當過兵臨來的時候專門為這事給他傳授過經驗,那幾天挺忙的還不在一個班這小子沒來得及提前把他爸的話告訴我,直到被餓了兩頓才及時得到他的指點。
“第一碗千萬別多盛,半碗都嫌多趕快幾口吃掉然後再去弄一大碗滿滿的帶尖的。”
“真長見識,難怪你爹當不上將軍提前轉業了呢,原來盡他媽捉摸吃了。”
“你爹才捉摸吃呢。”
“對呀,我爹是捉摸吃呀,開飯店的不捉摸吃還能捉摸出別的什麼東西?”這話說的不準確,咱爹可是大學的教授,只是退休了沒事幹才給一個大款朋友打理幾天飯店,要說咱爹也算是知識分子下海經商的第一梯隊。
關於吃的問題還得多說幾句畢竟民以食為天,死生之計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為了避免吃飯時的哄搶現象,中隊規定每個班飯前都派一個值日員負責把飯打到自己班的桌上,大隊人馬進入飯堂後,飯菜已經擺放完畢大家動嘴便可。這值日員可是一天一個輪流坐莊,可我只幹了三回就讓班長當場罷免,原因是手太笨。說起來實在慚愧,本人身手還算敏捷,可對付其他班的值日員還真就不是對手,不出幾個回合就落荒而逃匆匆敗下陣來。怎麼敗的呢?列位看官請容我細細道來。
這值日員輪流打飯確實是一個避免搶飯避免飯堂混亂的好辦法,但也有問題就是避免了大規模哄搶的同時,引發的卻是小範圍的更激烈的爭鬥,這一點在吃饅頭時體現的尤為明顯。我們值日員都是在饅頭快下屜時進入廚房操作間等著,炊事班那邊把籠屜往地上一放,各班的值日員攻山頭似的蜂擁而上,此時考慮的不光是自己能否吃飽的問題,這是關係到全班能否吃飽的集體利益大問題來不得絲毫馬虎容不得半點閃失,十來個人恨不得趴到屜裡往出撿饅頭,那可是剛蒸熟的饅頭呀,帶著熱氣溫度應該在攝氏六七十度左右滾燙滾燙的,不用人跟我搶就是讓我一個人在那撿饅頭也得弄個半天,實在太燙手了,估計那幫小子一定是練過“鐵砂掌”之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