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部分 (第2/4頁)
冷如冰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道,軍內主要抓幹部配備,黨的建設等。項英不僅在軍事上不尊重葉挺,在日常工作和生活方式上,對葉挺也頗多微詞。
葉挺到部隊視察時,喜歡以馬代步,帶的副官,參謀,衛士等隨行人員也比較多,前呼後擁一大幫。項英到部隊去則習慣於輕車簡從,所以他認為葉挺是擺官架子,舊軍人作風,不符合紅軍官兵一致的作風。
葉挺儀表堂堂,穿著整潔,平時不是穿黃呢將軍服,就是穿皮夾克,西裝等便衣,很少穿新四軍的深灰色制式軍裝。
項英則剃光頭,無論冬夏,新四軍制式軍裝不下身,隆冬時節也只是穿一件舊棉大衣。葉挺單獨吃小灶,還從廣東帶來一個廚師。
他的交際活動較多,常叫他的廚師做些廣東客家名菜,邀請軍部領導同志,來訪的國內外人士,國民黨三戰區駐新四軍的聯絡參謀,以及隨他來新四軍工作的老朋友一起聚餐。
難忘,1941!
那是一場“兄弟鬩於牆”的悲慘事件。
國民黨頑固派將*重心由華北轉到華中。
先是命令長江以北的新四軍全部開到長江以南指定的狹小地區,企圖割斷新四軍與八路軍的聯絡,便於各個擊破。在*中央針鋒相對地進行了鬥爭以後,1940年10月19日,又由參謀總長何應欽、副參謀總長白崇禧發出皓電,強令黃河以南的八路軍,新四軍於1個月內全部開到災情,敵情並重的黃河以北,欲陷八路軍、新四軍於絕境,並調兵遣將,在皖南集中了7個師8萬餘人的大軍,以上官雲相為總指揮,採取前堵後追,兩翼夾擊的部署,伺機圍殲勢孤力單的新四軍軍部和所屬皖南部隊。
1941年1月4日,新四軍軍部和所屬皖南部隊9000餘人,為顧全團結抗戰大局,在軍長葉挺、副軍長項英率領下,從皖南涇縣雲嶺及其附近地區出發,準備繞道茂林,三溪,寧國,郎溪,到江蘇省溧陽待機渡江北移。
1月6日,蔣介石得知新四軍開始北移,下令第3,第5戰區“採取行動”。
第3戰區於6日下午命令所屬第32集團軍“迅速部署所部開始進剿”,並明確強令“徹底加以肅清”。
7日拂曉,當新四軍北移部隊行至涇縣茂林以東山區時,當即遭到國民黨軍隊的層層堵截和進攻。
二.
皖南,這是一片戰鬥的土地,更是一片深情的土地。
新四軍組建不久,皖南便是指揮中心所在地。
3年來,這支人民子弟兵同皖南人民建立了難以割捨的血肉深情,老百姓聽說新四軍為了抗日大局將要離去,紛紛透過各種方式表達自己依依不捨的心情,湧現出了一幕幕感人肺腑的場面。
第三戰區在徽州秘密召開師以上軍官參加的軍事會議,確定由第三十二集團軍總司令上官雲相任總指揮,統轄皖南的國民黨軍各部隊,擬定圍殲皖南新四軍軍部的兵力編組方案。
12月29日,上官雲相秘密下達了圍殲新四軍的實施計劃,調集了第五十二,第一0八,第四十,第一四四,第六十二,第七十九師及新七師等7個師約8萬餘人的兵力,佈下“圍剿”新四軍皖南部隊的陷阱。
皖南上空頓時戰雲密佈,新四軍處在極其險惡的環境之中。
整整數個晝夜,皖南的陣地上,灑滿了新四軍將士的鮮血,迴盪著新四軍將士的吶喊。
至14日,新四軍皖南部隊終因寡不敵眾,彈盡糧絕,陣地全部失守。
除約2000人突出重圍外,一部分被打散,大部分壯烈犧牲和被捕。
軍長葉挺冒著生命危險下山赴頑軍陣營談判被扣押,政治部主任袁國平在戰鬥中犧牲,副軍長項英,副參謀長周子昆在突圍後不幸被叛徒殺害。
為了中華民族的解放事業從四面八方聚集到皖南的這些中華健兒們,他們沒有犧牲在抗擊日寇的戰場上,卻永遠倒在中國人自己的槍口下,他們的冤魂將永遠飄蕩在皖南的青山碧水之間!
他將隊伍化整為零,讓各部獨立突圍。
突圍前,為了輕裝上陣,林寒濤安置了病號,傷員,並將愛人肖若語留下照顧傷員,甚至將剛滿一歲的女兒也送給老鄉,自己僅帶著老偵察出身的營教導員胡克禮以及宋誠,王楓等12名幹部組成的隊伍,於1941年2月2日,離開堅持鬥爭了二十幾天的老虎坪,大斧山地區,展開了又一次往蘇南方向的化裝突圍。
沿途,他們靈活機動,或裝作百姓,或裝作國民黨52師的便衣,曉宿夜行,風雨兼程。行至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