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文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而林峰也早在三天前就把整個林特鎮所有的村落給調查個清清楚楚,他心裡已經有了封地的理想選擇點。
在大廳上,老伯爵問道:“我的兒子,選好你的封地了沒?”
林峰點了點頭,手指在城鎮地圖的一角指了下。
湖畔村,離邊界的垂直距離只需要兩個時辰的路程,離林特鎮也只有兩個時辰,但林特鎮到邊界則需要四個時辰。
湖畔村離大耳城,也就是林特鎮旁邊那有權徵收邊界關稅的城市直線距離有三個時辰的路程。
而林特鎮到大耳城則有兩個半時辰的路程。
因此從邊界透過湖畔村到大耳城總共只需要五個時辰。但如果從林特鎮走的話,則需要六個半時辰。
僅僅從資料上看,湖畔村很有優勢。
但關鍵是,這些都是直線距離。而現實呢?別說來往的商團了,就算湖畔村的村民,如果沒什麼事出去的話,也不願意走那晴天塵土飛揚、雨天泥濘一片的“路”。
商團們自然可想而知了,寧願多浪費點時間,也不願意走湖畔村。
另外,湖畔村的常駐人口大概有一百多戶,總人口有八百多人。
其中沒有勞動能力的老年人只有二十多人。起初林峰對這個資料還有些吃驚,但想一想也明白了。在古代,由於生產力的低下,一般當一個人沒有了勞動能力後,基本上離死也不遠了,能夠活下去的都是那些充滿智慧很有經驗的老年人。
青壯年男女各有二百餘人。
十二歲以上、十六歲以下的少年有二百餘人。
剩下的十二歲以下的孩童有一百多人。
總的來說,這個年齡層林峰還是比較滿意的。青壯年可以用來勞動;少年可以洗腦…該是培養他們熱愛領主的精神;至於孩童,則可以從娃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