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白協議書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難得的歡樂。
如果說中國正在和世界各國如印度、越南、墨西哥等,展開一場沒有硝煙的產業戰爭,那麼這些穿著藍色或灰色工衣的打工妹,就像前沿陣地上鏖戰的步兵一樣,她們付出了自己力所能及的努力,卻沒有享受到值得一提的成果。
古人云:一將無能,累死千軍。這話用在這群“步兵”頭上,也許並不為過。
那麼這個“將”到底是誰呢?是他們的老闆李志強嗎?
李志強不努力嗎?非也!李志強不能幹嗎?非也!
那這究竟是什麼原因呢?
戰略選擇的問題!
微觀的個案也許不說明問題,讓我們再看看宏觀的層面。先看一個他人的例子:
1945年,日本徹底戰敗,戰爭破壞加上戰後拆卸重型裝置賠償受害國,等等,日本基本上赤地千里,女人靠向美國大兵賣淫為全家謀生,很多大人、孩子冒險圍著美國軍艦,希望從軍艦“排洩”出來的垃圾中,找到一點有熱量的食物充飢。
在經歷了艱難的戰後重建,日本從50年代至80年代,實現了30多年經濟騰飛。1965年,世界前五大半導體生產商依次為:
德州儀器、仙童、西格尼蒂克斯、威斯汀豪斯和摩托羅拉;
而到了1987年,這一排名變為:NEC、東芝、日立、摩托羅拉和德州儀器。
這一年,日本人的工資水平超過美國,而到1988年,日本成為世界最大的IC生產國。
同時,日本還是世界上貧富差距最小(基尼係數)、勞資關係最和諧的國家。
有些人也許會強調,日本在冷戰期間受益於美國的扶持,而且人口比中國少。但韓國、臺灣同樣受益於冷戰,人口比日本更少,卻並沒有日本的輝煌。
美國出於冷戰的需要,對日本確實有些扶持,但IC產業從來是美國的支柱產業,它絕不會在這個產業上,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