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部分 (第2/4頁)
古詩樂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的百姓,為了我大漢的昌榮,孤還有何不願?只是不知,此局該當何解。”
他手中的茶盞輕落在身側的案几上,陳平起身向我作揖道:“那還請太子殿下昭告眾將,楚王非但無罪,更是救駕有功。”
我心下一動,倏地起身,楚王……楚王本就是死局中的人,怎麼又……
心下紛亂,我踱步到他的身側,這才發覺,原來我已和他一般身長了。
記得我請伐燕時,遇他尚需仰視,卻不想自從我得了額上那顆痣,身體便比常人健碩修長,如今入鏡,已如十七八歲的少年。
我平視著他,心下冰寒,謙和地笑著:“這麼說,這也是父皇的意思了?”
他在我面前垂首,聲音仍是委婉:“皇上並未如此授意,只是皇上在臣來潁川時,曾授臣以便宜從事之權。”
我微微一笑,面色有些為難地輕聲道:“那父皇……可知楚王心域遮天蔽日;可知他數次想謀反而未成?”
“皇上明察秋毫之末,天下都在皇上的掌中。只是楚王謀反,證據尚未確鑿,也未曾佈於天下。天下豪傑心中,楚王與太子共定燕地,又蕩平韓國,功勳卓著,用兵如神,乃國之折衝之臣。太子殿下忽言自己的太傅謀反,恐天下大譁,臣還懇請太子殿下慎言。”
我面色困擾地看著他,字字鏗鏘:“父皇能明察秋毫之末,孤又豈不知楚王?他如今犯下彌天大錯,孤為何要姑息他?”
陳平靜靜地看著我,他眉眼漸彎,眼中卻無笑意:“太子殿下真是直率之人,臣佩服。只是……太子殿下可知道,韓信自立為齊王,身懷震主之威已然三載;皇上聖明,豈無圖謀之心?然皇上卻隱忍至今未發……此事,還請太子殿下深慮。如今楚王在長安外,便如猛虎在深山。古人言,知足不辱,知止不殆;還望太子殿下,能拿好分寸,莫要操之過急……”
看著他掛著笑如狐狸的臉,我心下陰鬱,在殿內來回踱步。
這麼說……
陳平的意思,是先安撫好楚王,等回了長安,再開殺戮不遲……
可我卻不想等那麼久……
“孤早就聽聞,陳平智計滿天下,難道此局無他法可解了麼?”我問道。
他挑眉看我:“這麼說,太子殿下,是執意弒楚王了?”
我行至窗前,抬眼望向闌干外薄雲爛漫的青天,淡淡地道:“不錯。孤若是今日姑息了他,他便會一直是大漢的毒瘤。孤此舉,可謂正本清源,激濁揚清,正威明法。”
身後響起步履輕聲,我沒有回首。
本已意決,要立刀斬斷,重新邁上屬於我的征程,卻不想有人在後面扯著我,不讓我邁步前行。
忽然耳邊傳來一陣輕笑,上揚的尾音有些輕浮,卻沒有真正的笑意。
“還望太子,莫要因私廢公……”
我聞言緩緩轉身,他吐氣如蘭的溫熱尚停於我的耳畔,只見他垂首退了一步,站在我的身後,袖子順著殿中輕風的形狀貼在股邊。
我心下淡漠,面上陳懇地望他,緩聲出言,抑揚頓挫:“孤立身行正,萬事都是為了天下蒼生,為了大漢社稷,不知郎中令之辭,又從何而來……”
他臉上掛起一抹輕笑,走近我身側,琉璃般瞳仁盪滌盡了我眸中的渾濁,我微退一步。
他聳著肩膀笑了起來,鳳目微斜,漏出流轉的光華:“太子殿下自然是正人君子,只是有些事請,存於帷幄之後,陳平也略知一二。”
我沉默不語,他見我不言,側身到我的耳畔,低聲道:“楚王臥床不起,臣眼看著楚王進的囚車。”
心下微震,臉上的微笑僵硬凝固,喉中猶若魚鯁。
他又靠近了一步:“太子殿下這是怎麼了,莫非心中有鬼?”
我擠出了一聲笑,顯得開闊的樣子:“孤……也是一時激憤……”
去見他的神色捉摸不透,我續道:“孤就是心中不平,想孤出生入死,才掙得這數月四海安寧。楚王卻渾不在意,只翻掌雲雨,視天下為玩物……孤……這才一時不查,失儀於前。”
陳平挑眉:“既然太子殿下是一時不查,那如今補救,尚且有用,還請太子殿下執禮。”
探究似的目光在我身上逡巡勾勒,我轉過身去,揹著他負手。
心下不禁嘆了一口氣。原來做太子的,最重要的能力竟是妥協。
既然話已至此……豈非只能忍一時之辱了……
這……就是場鬧劇。
轉頭,我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