鼕鼕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兩股巨浪拍打之下,海面翻滾不息,何恆與白玉禪同時退回船上,有些氣喘吁吁地注視著對方。
何恆不能隨意動用地法境界天人共鳴,白玉禪那天人一體的領域也是不可始終使用,否則己身超負荷,被天地反噬,就是萬劫不復了。
不成道胎,不超凡入聖,終究要被種種限制。
白玉禪冷冷掃視了一下對他與何恆此刻充斥畏懼的公羊羽等人,拿出一本小冊子,遞給何恆道:“貧道料想不錯,道友雖本身修為差些,但實力卻是足以助我超脫,此遍‘指玄集’乃是貧道一身所學,望道友觀之後,在九九重陽之時,修為更進一步,與貧道論破虛空。”
何恆接手收下那小冊子,冷冷看了看白玉禪,拱手一禮。
白玉禪明白何恆的意思,微微一笑,身影一縱,頓時出現在茫茫大海之上,乘風滔海而去,瀟灑無比。
何恆冷冷望著四周目光有些複雜的梁蕭等人,也沒有多少言語,凝望向天空,喃喃道:“這個世界,越發有意思了……”
第十九章 紫清指玄集(第八更)
白玉禪出手,粉碎了元軍艦船,天機宮眾人得以逃脫,不過漫漫神州,此刻盡是元人天下,他們也唯有逃到海外,安落在釋家靈鱉島上。
何恆與白玉禪簡單一戰表現出不似凡人的絕世武功,此刻卻是被諸多人排斥著,人性就是如此,他們可以接納、尊敬比自己強上一些的人,但面對遠遠超越了自己的存在,就要麼畏懼、要麼膜拜了。
何恆現在就處於這種尷尬地位,被大多數人排斥著,只不過他也從來不曾在乎過他人看法,對於別人敬畏乃至恐懼的目光直接無視之,因為他知道,這樣的目光在他今後的生命裡,將會一直存在,直到最終的最終,永恆的盡頭。
當然也有不曾在意他表現出的非人的,如梁蕭與花曉霜,還有云殊這位抗元積極分子,成天鼓動著何恆與他一起去復興大宋,還天下太平。
何恆懶得理會於他,成日研究著白玉禪留給他的那份《指玄集》。
此乃白玉禪集合道門南宗,武道大成之作,直指天人之道,甚至有著他對道胎境的探索心得,即使放在大天世界裡也算比較珍貴了,差不多能值幾十個靈菁。
此書共分一篇三論,即“玄關顯密論”“陰陽升降論”“性命日月論”以及“天人問道篇”,道盡白玉禪一生所學。
所謂“一言半句便通玄,何用丹書千萬卷”,白玉禪此著不過幾千餘字,卻是字字珠璣,充斥天道玄妙,何恆仔細研讀數日,大置得其精華,也真正明白了白玉禪的境界了。
“虛無生自然,自然生大道,大道生一氣,一氣分陰陽,陰陽為天地,天地生萬物,則是造化之根也。”何恆凝視著這篇“玄關顯密論”巍然一嘆,道:“這就是白玉禪大道之根基所在,以‘虛無’為根,斬破形體以求超脫,怪不得他要來找我……”
然後他繼續看到:“陰極陽生,陽極陰生,晝夜往來,亦猶天地之升降。人能效天地橐之用,沖虛湛寂,一氣周流於百骸,開則氣出,闔則氣入,氣出則如地氣之上升,氣入則如天氣之下降,自可與天地齊其長久。若也奔驟乎紛華之域,馳騁乎是非之場,則真氣耗散,而不為吾之有矣,不若虛靜守中以養也……”
“中者,天地玄牝之氣會聚之處也。人能一意守之而不散,則真精自朝,元氣自聚,穀神自棲,三尸自去,九蟲自滅,此乃長生久視之道也。以是知真息元氣,乃人身性命之根。深根固蒂,乃長生久視之道。人之有生,稟大道一元之氣,在母胞胎,與母同呼吸,及乎降誕之後,剪去臍蒂,一點元陽,棲於丹田之中,其息出入,通於天門,與天相接,上入泥九,長於元神,下入丹田,通於元氣。”
如果說,“玄關顯密論”是白玉禪大道根基,這篇“陰陽升降論”就是他對此界練氣境的探索心得,隱隱已經有大天世界“百骸”“一陽”“二候”“三彭”這幾個境界的雛形。
而之後的“性命日月論”則是其對練神、練虛兩大境界的感悟。
“性命之在人,如日月之在天也。日與月合則常明,性與命合則長生。命者因形而有,性則寓乎有形之後。五臟之神為命,七情之所繫也,莫不有害吾之公道。稟受於天為性,公道之所繫焉。故性與天同道,命與人同欲。命合於性,則交感而成丹,丹化為神則不死。日者,擅乾德之光以著乎外;月體坤而用乾,承乎陽爾。晦朔相合,日就月魄,月承日魂,陰陽交育而神明生……”
其在其中明說日月與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