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前青蓮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可哪成想,唉!!
舅舅和幾個表弟那叫一個後悔啊!!
對於收了鋪子,沈琳的幾個表弟也沒異議。
他們現在在國子監跟著姑丈學習。
基本上,他們的前途也是姑丈安排的,以後也去河道上。
他們來自江南,自然也知道水患會給家鄉人民帶來的災難。
因此,難得有這機會可以系統的學習,自然是力求上進了。
更何況,對他們幾人來說,雖然也能考取秀才,不過,想要考舉人,中進士,還真是有難度。
男人麼,對權利都是嚮往的。
在他們看來,倘若能把自己的一生奉獻河道,其實也是可以的麼。
完全屬於權利和奉獻兩不誤!
畢竟,那時候康熙在國子監開設了這門河道課後,也是有專門一條提過的。
課堂上畢了業,然後在河道上實習三年,正式拿到單幹畢業證書,在幹滿十年,倘若成績能突出,以後也是可以在河道衙門裡升遷的,倘若有了空缺,還是可以調往別處的。
這對一些成績好的學子來說,自然是不屑的,不過,這對一些成績一般般,家境也一般般。自己的身體素質又行的學子來說,那就多了一條為官之路。
反正都是當官嘛,哪兒當不都一樣?
更何況,哪怕是狀元出來去當翰林,再入地方,也是從七品或者從七品開始的,幹個十三年。倘若順利。能升到六品或者從五品,那是十分了不起了的,還得是家裡運作得當。你運氣十分好,一點岔子也不出。
可誰能保證不出岔子啊??
更何況,倘若家裡真有銀子,從五品和五品別看只是一道小小的關卡。可實際上,差別卻是很大的。有些人,幹了十年,也未必能從從五品到五品。
就這麼老死在從五品的道路上了。
可在河道上,你幹滿十三年。便是五品了。
哪怕以後不在河道衙門幹活,平調去別的地兒,那也好啊!!
五品的官。至少是知府了,換誰誰不樂意去啊。
要不然。沈老爹開設的班,哪會爆滿呢?
康熙和四爺可以說是把人心掌握到了極點。
芝麻和沈老太為了讓舅舅振作起來,便讓舅舅重操舊業。
芝麻還和舅舅說了,雖然現在是可以靠沈老爹安排,哪怕以後畢了業,也會有沈老爹推薦工作,或者讓四爺幫忙。
可有的時候,幫人只能到一定的位置,更多的不是要靠你?
你總不能讓你兒子一輩子靠別人吧?
讀書靠別人,升職靠別人,哪怕是娶媳,置辦宅子也靠別人吧?
你媳婦死了,倘若你這麼頹廢下去,也不多賺點銀子,以後你兒子靠什麼去打點?
難道以後也像你這樣,靠表姐,表姐夫娶媳婦?
有銀子傍身總好過一點銀子也沒有吧?
總不能你這輩子靠了你姐,讓你兒子也靠表姐吧?
舅舅雖然難受,不過,也更加心疼幾個孩子。
為了幾個孩子,倒也是振作了起來。
至於這次買地,本來舅舅倒是無所謂的。
只不過,沈老太覺得,芝麻是個好姑娘,人家沒嫁,自己的弟弟又沒了媳婦,很明顯,人家芝麻是對弟弟有意思的,要不然,幹嘛一天到晚來自家蹦嗒。
芝麻也是很忙的好不?
沒看見以前人家只是按照規定的,一個月來兩次麼?
人家侍書姑娘也是如此。
現在呢?
自從兒媳死了之後,那叫來得一個勤快,雖然不是天天來報到,隔三岔五的來,也能看出意思了。
因此,沈老太太雖然不想買地啥的,不過,為了讓弟弟和芝麻有相處的機會,死活也讓弟弟跟著。
不是買地嘛,多好的藉口,你也有些銀子,跟著一起買,你有幾個兒子呢,也不怕買地來無用處不是?
舅舅一聽,也對,便跟著了。
沈老太那叫一個美喲,心裡已經在想了,倘若這次芝麻和弟弟能成功,那才叫好呢,因此,便帶上了禮物跑去了江南世家的鋪子找上了侍書。
弟弟在哪兒加油,自己也得幫著忙不是?
侍書一聽說沈老太來了,便想著,會不會是芝麻出啥事了,畢竟,現在沈老太來這兒也不多。
不過,一見沈老太笑容滿面的樣子,便知道和芝麻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