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前青蓮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何況,她已經知道了那件事,便考量了半天,便把自己打聽到的事情和年氏說了。
這個風聲,年氏也早有聽到,那時候剛懷到五個月的時候,某天去福晉哪兒請安,帶著大丫頭回自己院裡的時候,便有聽到福晉院裡的人提起過。
說自己得意個什麼勁,挺著肚子,每天來福晉這兒晃,生下來,還不是丟別院的貨色。
那個丟別院的,自然不會是肚子裡的孩子,明顯是指自己了!!
那時候年氏特別有信心,覺得,自己倘若生下一兒半女,那便是府裡的大功臣,八爺怎麼會捨得送走自己呢?
可是,現在聽張嬤嬤一說,再加上大夫的話,她便猶豫了。
第一,她對八爺沒信心,不敢賭。
第二,她不甘願只做生子工具,倘若八爺覺得,只有一個兒子也夠了,那麼,豈不是代表著這個兒子是給郭絡羅氏生的?
兒子以後會不會知道自己還是個問題,或者兒子以後不想認自己,畢竟,跟著郭絡羅氏,他便是嫡子,倘若認了自己,他便是庶子了。
說不定,被丟去別院,沒有和兒子的在一起的感情,等他長大了,最想自己死的,反而是兒子了。
第三,她還年輕,她以前也是在年府嬌養著大的,讓她一輩子青燈古佛,她絕對不願意。
第四,孩子既然已經不能生下來了,那麼,只能利益最大化,拼死也得拉個墊背的。
年氏是個聰明人,一想通之後,便立即和張嬤嬤商量著辦了。
大夫以前在地方上,也幫著一些內宅婦人處理過某些事,自然明白要如何做。
更何況,他能夠在地方上揚名,不僅是醫術,更是為人知變通,他明白,他和年氏是同做一條船上的。
倘若年氏有什麼意外,年希堯也不會放過自己,年氏過得越好,生孩子越多,他的利益才能最大化,自然是傾盡全力幫助年氏的了。
尺有所長,寸有所短,雖然太醫院的醫術也十分的高明,不過,畢竟不是每次都能請到最最擅長婦產科的大夫的。
人家太醫派人的時候,也得顧忌到宜妃和八福晉的。
誰也不敢得罪這兩位不是?
因此,太醫院便想了一個折衷的,最最擅長婦產科的那位,一個月來給年氏年診一次,別的時候,五天請一次平安脈,便由別人來看。
這樣,兩不得罪。
因此,年氏的計劃可謂是必須得在一個月內完成,要不然,很容易穿幫。
畢竟,別的大夫是例行公事,可那位最最擅長的不是。
年氏只要照常平常的過日子便成,另外別的一切,全部由張嬤嬤和大夫來安排了。
大夫在京城也是有朋友的,算是同門的師兄弟,之前便有慣例,那就是那天太醫院派人來,那麼他便去師兄弟哪兒,表面上的藉口是,他和師兄弟去互相切磋,在人家鋪子裡多學一些東西。
可實際上是,大家互相顧忌著些面子,同行相忌不是?
張嬤嬤算了算八爺府去人家師兄弟哪兒來回的時間,然後便打算在那一天動手。
大夫臨去之前,也是有開了幾貼藥給年氏的,生怕年氏出什麼事,也把很多救急的方法,告訴了張嬤嬤。
張嬤嬤在大夫眼皮子底下,演練了很多次,二人才在太醫院派人來的那天實行。
太醫院的人請完了平安脈,然後便回去了,年氏和張嬤嬤算了算時間,人家正好回了宮,便開始正式上演戲碼了。
應該說,整齣戲是很成功的,年氏的孩子沒了,而且大夫檢查過,雖然年氏受傷比較嚴重,不過,還是能夠懷上的,畢竟年輕。
不過,大夫也說了,建議三年或者五年以後再懷孕,這樣,對孩子來說更加好,要不然,很容易生下一個不健康的孩子。
年氏聽了自然點了點頭,一直吃著大夫開的藥。
應該說,不管是八爺還是八福晉,或者是京城的任何一個人,誰也不曾想過,年氏的那個孩子是她自己處理掉的,什麼髒水臭水的,大半倒在了宜妃和八福晉頭上,另一半自然是八爺哪兒了。
甚至那時候八爺和別的兄弟一起被康熙叫走,京城裡,都有吃飽了撐著沒事幹的人,開起了賭盤,說八爺完全是因為太過寵自己的嫡妻,沒有庶子,然後被康熙叫去責罵了。
至於人家賭的便是,康熙會不會命令八爺休妻。
當然了,這是皇家秘辛,人家也不敢明著開,那是會掉腦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