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前青蓮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那個和尚進的曾經是年羹堯在西北的府第。
應該說,四爺好僧好道這事,是人都知道,一開始人家探子覺得估計年羹堯也是效仿四爺吧。
不過,細細一打探,又不是那麼一回事。
年羹堯已經死了,人家探子那時候是想,會不會給年羹堯唸經超渡啥的。
雖然人家來西北,純粹是來建廟的,不過,萬一人家在京城本來就有交情,人家是順便想來賺點外快呢?
可隨著探子的深入,越來越感覺不對勁。
其實探子是沒資格評論啥的,因此,人家把看見的一五一十的全部記錄下來,然後每天發到京城。
四爺看著密探來的信件,不由得慶幸,年氏死了,要不然,他都有種衝動,想掐死年羹堯和年氏了。
倒不是說年羹堯叛國,而是他確實和西藏有往來。
其實西北的戰亂,是早早能平定的,只不過,他們雙方都為了撈好處,所以一直還戰著。
年羹堯是覺得,他還沒撈到他想要的官職,因此,一直有放水給人家。
至於人家和尚,則是來往兩邊撈好處,畢竟戰場上,西北地區,有和尚,有喇嘛也很正常。
至於人家和尚,也是在發戰爭財。
畢竟一打仗,來寺廟上香的,搞什麼長命燈,長壽燈,或者人家死了,幫人家的子孫點福壽燈的人也很多,簡直像搞批發似的<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reads();</script>。
對於寺廟來說,人家巴不得打仗呢。
其實很多的寺廟,人家已經違了當初的目的,雖然有些和尚的心還是想著如何幫善眾。但畢竟這部分只是少數。
更多的和尚,想著如何從信眾,善眾哪兒撈錢。
四爺的想法是,把人家寺廟的和尚連根拔起,然後把人家醜陋的心機罷在眾信眾面前。
在四爺的想法裡,那就是黑就是黑,白就是白。沒有灰。
可十六也知道。這壓根不可能,反而會被人家寺廟的人利用。
四爺的名聲本來在民間就不怎麼好。
雖然要比歷史上的四爺名聲要好些,畢竟。現在四爺沒有逼父弒母,可是,四爺為了百姓的利益,還是動了貴族圈的利益。
雖然由於海運。貴族圈也是得了好處。
可是,人家會覺得。倘若沒有你的剝奪,我們可以有雙重利益,因此,都可著勁的抹黑四爺呢。
現在四爺倘若還向人家佛門開刀。雖然是人家佛門的和尚行了叛國之事。
可大部分的信眾壓根不會相信你好麼。
十七覺得,還不如捏著人家的把柄,讓他們為朝庭做事呢。
四爺被十六和十七勸了又勁。終於也答應下來。
其實人家寺廟的主持已經很少管些俗務了,一來是年事已高。二來,人家在徒弟之中培養了兩個出色的。
人家是想著,到最後挑個最優秀的出來。
這兩個一個叫法源,一個叫法信。
法源一向腳踏實地,像和年羹堯勾結的這種事,自然不是他乾的。
相比較法信,其實法源地人家寺廟裡支援人並不多。
寺廟也是有分幫派的,誰能幫寺廟推向更高峰,誰能幫寺廟引來更多的信眾,基本上,大部分人也是更加信服他的。
法信一向唇紅齒白,能言善道,當然,再加上佛法高深,很讓一些貴婦們的喜歡,基本人家的信眾是橫跨了上至八十歲,下至七八歲。
四爺是把這事交給了十七,按照四爺的意思是,把這事交給法源看,到時候讓法源清理門戶,想必他也樂意的吧?
畢竟去了法信這個強而有力的對手,他就是下一任的主持了。
四爺雖然也知道,去法源,留法信才是最好的,可問題是自己有潔癖。
在朝堂上,他為了政治沒辦法而妥協,可是現在,他希望能給佛門有一片清淨地,至少這個世界上,還有一處是乾淨的。
可是十七卻覺得,還不如像法信這種身上有瑕疵的人,容易掌握在手<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reads();</script>。
四爺把這事交給十七去辦了,十七自然是希望做到最好。
而應該說,四爺也是知道,哪種方法是對朝庭最有利的,因此,也是放權給十七。
反正四爺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