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產品都打這個牌子。朱總無可奈何地笑笑:“格力又不是名牌,人家樂意用嗎?”果然,各下屬廠家都覺得與自己的原招牌有了感情,沒誰肯打“格力”的牌子。海利是朱總來當廠長,當然是個例外。
到了1992年,海利正式更名為格力,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企業業間的競爭已由過去的質量、價格競爭轉為質量、品種、信譽、企業形象和服務水平等綜合素質的競爭,進而發展為商標之間的競爭;可以說,在當時的空調市場上,誰能創出品牌,誰就擁有稱雄市場的資本,誰也就能夠獨佔鰲頭。
朱總畢業於華南理理工學院,對產品的技術含量相當看重。我國的國情決定了空呼叫戶很重視高效節能、價格適中,格力在這方面打出了自己的特色,所研製的多規格節能窗式空調,在市場頗具競爭力,由於當時的市場剛剛啟動,就分體式還是窗式哪種更適合我國市場的問題上,人們有不同的看法。
就拿“空調王國”日本的情況來說,他們生產的空調器有窗式、分體式和櫃式等多達上百種型號。一般家庭多用窗式和分體式,窗式空調噪聲比較大,吵人(這個問題直到90年代末才部分解決)。於是分體式空調興起,在70年代打破窗式空調一統天下的局面。分體式空調因為壓縮機放在室外,主要噪音也移到了室外,室內只留冷風主機送風口,相對安靜。而且這樣一來,它就不佔地方了,這對住“鴿子籠”的日本人無疑有特殊吸引力(從後來的發展看,住房面積同樣不寬鬆的中國人也偏愛分體式)。分體式價錢相對高些,耗電大些,富裕的日本人然對此不會太在意。可是分體式盛行一段時間後,日本使用者發現,因室外壓縮機與室內主的連線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