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亮格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你可回來了,再不回來我就要闖營去救你了。”許千雪微帶著哭音道。
好不容易我兩人才分開,我拍拍胸脯笑道:“我可是福將一枚,哪能那麼容易死?”
當下雪兒問起昨夜發生了什麼,我便一一講給她聽,直聽的她驚呼連連。說道:“那個臭道士真是可惡!”
“恩,我殺了他徒弟,估計他並不知道是我,不然我十條命也沒了。”我道。
我兩人說著,便已經到了夏侯惇大營,行刺之事可不便給他說起。只是說我官渡大營呆的實在無聊,想去許都看一看。夏侯惇知我和曹操關係特殊,一向自由散漫,也不攔我。倒是給我準備了行裝,好在路上吃喝。瞧不出他一個五大三粗的獨眼漢子,心思倒也恁地細膩。
官渡離許都倒也不遠,走了兩天便進了許都城。這小小縣城經過曹操的修繕,竟然已經頗具帝都的氣派。我不急去見曹操,便和雪兒在城中閒逛了起來。只見許都也修建了內城,專供漢獻帝及宮妃居住;而在內城之外,又增建了外城,作為文武官員的居住地。其中外城頗大,約是內城的五倍。經過曹操的擴建,許都面貌大變,城內的建築除街房、民宅、官署外,還有許昌宮、景福殿、承光殿、永始臺、毓秀臺、丞相府等建築。
各個氣勢宏偉,雖然比不上董卓焚燒前的洛陽,但也足夠讓人紙迷金醉一番。
自春秋以降,時人已經養成了談論時政秘聞的習俗。大街小巷,坊間鄰里,舉凡有三兩人之地,便會有宮廷秘聞、天下局勢成為口舌之間的焦點。若是酒肆春樓茶室樂坊這等市人如流名士穿梭的場所,就更是高談闊論,爭相對目下最重大的國事傳聞釋出真知灼見。其間若有語驚四座之高論,便會獲得眾人一片喝采聲。漢末注重士族體制,便也有不少社會名流前來論政,若一人屢屢有這等高論,便成了風雅場所的名士,身價便倏忽大長,聞達於諸侯。
這種論政的形勢本就紅極一時,但自從董仲舒罷黜百家後,有理想的文人也不再敢說話了。而此時天下大亂,士子風流又盡皆現世,皆想效仿那諸子百家中的名士,一躍而成為影響歷史程序的人物。
當然了,此種風氣也不是等閒場所都能造就的,而必須是市井和上層名流共同認可的大雅之所。此種大雅之所,其場地樓館的華麗名貴自不必說起,所有傢俱幾乎都是金絲楠木所造,進了門便感覺有一股淡淡的清香,裡間裝飾更是精準,總之處處都透出一個“雅”字。更重要的是,要想成為這樣的“金字招牌”,還必須具有三個非同尋常的優勢:一是具有悠久的歷史,即坊間所謂的百年老店;二是曾經有過幾個大人物在這裡成名的皇皇足跡,說了白說那自也不必說了;第三最難,就是這店主人也需得是世家名人或風雅名士。能三條湊在一起,自然便是鳳毛麟角了。
許都建都時間不長,這樣的風雅場所按理說是決計沒有的。可偏偏有一個例外,便是“洞香春”,據說,這家店的主人便是大文豪蔡邕了,他也是朝廷命官,我在洛陽時曾多次和他謀面,但具體任何職卻不記得了。這個傳承千百年的老店本在洛陽,後來董卓焚燒金闕,被迫停業了一段時間。後來皇帝被曹操所救,遷都到了許都,這洞香春便也搬了過來。於是,天下人共同的口碑是,這樣的大雅之所,天下也只有這一個!
在許都最幽靜的一條小街——天街上,便坐落著這間洞香春酒肆。這條小街南北走向,北口是王宮,南口便是曹操的丞相府,東西各有兩條小巷通往繁華的街市。雖然說是小街一條,卻是城中的通衢之道,毫無閉塞之感。街邊綠樹成蔭,街中石板鋪地,行人衣飾華貴,館所富麗堂皇。這裡沒有塵世的粗俗喧囂,處處透出天堂般的的富貴寧靜和風雅,就在天街的中段,有一座綠樹蔥蘢流水潺潺的庭院,院中有一座九開間的兩層紅色木樓,這便是名滿天下的洞香春酒肆。
當時天色已晚,打聽到了有這麼一個好去處,我二人便尋到了門口。進了“洞香春”,在二樓叫了個位置坐了,只見桌子是綠玉長案,極盡奢華。我自是沒見過什麼世面,倒是許千雪點了不少我聽也沒聽過的菜,聽那菜名,卻也體現出了一個“雅”。
酒肆中設有“論政廳”,位於大堂中央,卻是每個客人都能看得見。只聽得廳中盡是議論天下大勢的,當前天下最大的事莫過於袁紹和曹操之戰了,事關北方歸屬,所以大多說的是官渡之戰膠著的態勢。
卻聽得一人大聲道:“曹操迎獻帝到許都後,為開創統一大業,在此周圍推行屯田,號令軍民開荒播種,以適應戰爭的需要。同時下令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