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疑一切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蒙古與南宋之間的長期戰爭,至此拉開序幕。雖然蒙古較佔優勢,南宋卻也相當善戰。於蔡州之役與蒙古軍聯手夾攻金的孟珙,在對蒙古作戰時也非常活躍。
正因為宋王朝的鼻祖是軍閥出身的關係,所以對軍閥的出現異常的神經質。因此,宋王朝實施的是徹底的文治主義。潛心研讀、透過困難重重的科舉考試的進士們,居於政治中樞。這個風氣可以用“進士至上主義”稱呼。
孟珙是武門出身的人。他的四世祖先孟安,曾經以岳飛部將身份馳騁戰場;他的父親孟宗政留下二萬“忠順軍”給他。讀者或許會以為有這等兵力的人,在南宋政界一定舉足輕重,事實卻不然。這是一個“不是進士不算人”的時代。
雖然擁有兩萬兵力,武將畢竟只是武將——他受到這樣的蔑視。實際上,孟珙具有比任何進士更卓越的學識。他對佛法有極深的造詣,撤走軍隊時,一定會在該地焚香禱告,可以說是品格高尚的武將。此外,他也精通易學六十四卦。或許正因為不是進士,他才有在這方面鑽研的興致吧?
嘉熙元年(1237年),他就任京西湖北安撫副使這個要職。這一年六月,他擊退了攻擊黃州的蒙古軍。“我們的慈父來了!”黃州居民以此歡聲迎接孟珙。
翌年,孟珙成為京湖制置使,於十月從蒙古手中奪回郢州荊門軍,更於翌年嘉熙三年收復襄陽,這裡是孟珙的故鄉。
“幹得好!”首都杭州為之沸騰。從三國時代起,襄陽就是天下要衝。收復襄陽的孟珙向朝廷奏文道:
取得襄陽並不難,難處在於如何固守,至少需要十萬精銳。盼朝廷有所覺悟。
他這是提醒朝廷,不可因戰勝而得意忘形。
孟珙以四川宣撫使身份防禦蒙古對四川的進襲,並且兼任江陵首長。一時的情況,頗有由他一個人抵禦蒙古全軍南下之氣概。孟珙於1246年九月去世。蒙古方面的情形是,宰相耶律楚材於四年前歿故。接替孟珙之位被起用的是賈似道。
“他只有三十三歲。以這個年齡的人來接孟珙京湖制置使的位子,恐怕很難勝任吧?”
“他能當官是靠他姐姐的庇廕啊!”
“不過,也有人說這個人很有才華。說不定是一匹黑馬哩!”
“這要看看實際表現才能知道。會玩和會打仗是兩碼子事呀!”
杭州市民以賈似道作為茶餘飯後聊天的話題。
“姐姐的庇廕”指的是,賈似道的姐姐乃理宗的妃子。由於理宗的諸妃子中生兒子的只有賈貴妃,因此受到格外的寵愛。而在愛屋及烏的心理下,連貴妃的弟弟也跟著受寵。賈似道是個紈絝子弟,卻被認為很有才華。實際上,他是什麼事情都做得出來的人。
受憲宗之廟號的蒙古皇帝蒙哥,算來是成吉思汗的孫子,但不是窩闊臺汗所出,而是他弟弟拖雷的兒子。以元為國號是蒙哥的弟弟忽必烈即位後的事情,因此,在這之前應該以蒙古稱呼。
蒙哥訂定了大規模伐宋作戰計劃。“歷史會重演”這句話說得一點沒錯。蒙古軍走的正是三國時代曹操攻破劉備、孫權聯軍的進軍路程。蒙古軍沿著漢水,經由中原抵達河北,之後進兵至長江之線,應該不是困難的事。只是,倘若南宋能堅守襄陽,南下的蒙古軍隨時有腹背受敵的可能。孟珙再三建議朝廷致力於固守襄陽的效果終於在他死後顯現。
蒙哥讓弟弟忽必烈負責沿漢水的攻擊作戰,自己則指揮攻略四川。他的計劃是由四川西進,與忽必烈軍合流後,一舉攻向南宋首都杭州。忽必烈往年攻略雲南、西藏時,留在該地的兀良合臺所指揮的軍隊,後來更南下進兵到越南。
他們訂定的計劃是,在鄂州(武昌)會合的,除了蒙哥和忽必烈這對兄弟之外,還有來自越南的兀良合臺軍。
暗中的媾和(2)
蒙哥包圍了合州,也就是現在的重慶。合州知事王堅是一條漢子,他斬了前來勸降的蒙古使者。他當然知道“抵抗者以屠城對待”這個蒙古人的原則。
“為了你一個人的作為,全體軍民將被屠殺。你這樣做太過分了!想死你就一個人去死吧!”蒙古軍前鋒將汪德臣在城牆下如此叫喊。回答他的,是一陣急如驟雨的飛石。汪德臣遭到以石弩彈射的飛石所傷,不久後死去。
由於連日下雨,蒙古軍一時無法發動攻擊。這是陰曆七月的事。一天,在合州城瞭望樓守望的將校,突然大聲喊道:“敵軍正在撤退!敵軍全軍正在撤退!”
蒙古軍解除對合州的包圍,全軍撤退。這是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