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而是說你可以想一想;〃我為什麼非要感到抑鬱呢?〃〃這能使我更積極有效地解決問題嗎?〃
你從小到大一直接受的傳統文化告訴你;一個人對他的情感是無能為力的;儘管邏輯推理證明人總是在支配著自己的情感。雖然你實際上控制著自己的情感;但所學到的大量日常用語卻往往否認這一點。現在簡要列舉一些此類常用語;你可以分析一下每句話的含義。
你真傷我的心
你使我不高興
我的情緒就是好不起來
不知為什麼;我就是覺得生氣
他真使我討厭
我一到高處就害怕
你使我感到難堪
她很討人喜歡
你使我當眾出醜
此類例子舉不勝舉。這些話含有共同的潛臺詞;即你對自己的情感是沒有任何責任的。現在;我們將每句話重新組織一下;使其更為確切;並說明你在駕馭著自己的感情;而且你的感情是由於你對外界事物的看法而產生的。
我傷了自己的心;因為我是根據你的態度看自己的
我使我自己不高興
我可以使自己的情緒好起來;但我就是要心煩意亂
我自己願意生氣;因為別人認為我控制著他們;而我透過生氣便可以隨意擺佈他們
我使我自己感到討厭
我一到高處就自己嚇唬自己
我使自己感到難堪
我一見到她;就讓自己喜歡她
我使自己感到出醜;因為我重視你的看法;而不重視自己的看法;並且以為大家都像你一樣看待問題。
你或許認為;前一部分中的每句話不過是一種修辭方式;它並不說明任何問題;不過是一種習慣用語而已。如果你這樣解釋問題;那麼你不妨試問一下;後一部分中的每句話為什麼沒有形成口頭語?答案:我們的文化環境提倡前者而排斥後者。
這裡的寓意再清楚不過:你應對自己的情感負責。你的情感是隨思想而產生的;那麼;你只要願意;便可以改變對任何事物的看法。首先;你應該想一想:精神不快;情緒低落或悲觀痛苦到底有什麼好處?爾後;你可以認真分析導致這些消極情感的各種思想。
自我價值不能由他人來證實。你之所以有價值是因為你認為如此。如果你依賴他人來證實你的價值;那只是他人的價值。
你可能患有一種社會性的〃疾病〃;一種並非打一針就好的疾病。你很可能沾染上自我輕視的病毒;唯一的治療方法便是大劑量地服用〃自愛藥丸〃。但是;像社會中許多其他人一樣;你可能從小到大一直認為愛自己是不對的。社會告訴我們為他人著想;教會告訴我們愛你的鄰人。似乎大家都忘了〃愛自己〃;然而;如果你想得到現實的幸福;就必須學會愛你自己。
從孩童時代起;別人就告訴你;愛你自己儘管當時這對你是十分自然的無異於自私和驕傲。你學會先人後己;多想別人;因為這樣才顯示出你是個〃好〃人。你學會自我埋沒;並且常常受到〃把你的東西分給妹妹〃之類的教育;至於這些東西是你的寶貝還是珍愛的玩具;那都是無關緊要的;儘管爸爸或媽媽未必與他人分享他們大人的東西。你甚至會被告誡:你應當〃坐在那兒別出聲〃;或者〃你應該守規矩〃。
兒童們自然認為自己是美麗的和重要的。但等他們到了十幾歲;社會教育便在他們的思想中紮了根。人人都持自我否定態度;並隨著歲月流逝而越來越甚。畢竟;你不能總是愛你自己;否則;別人會怎麼看你!
當然;這些社會資訊的微妙暗示本身並不帶有惡意;但它們的確束縛了個人意識。從父母;兄弟姐妹;學校;教會和朋友那兒;兒童們學會了這些冠冕堂皇的社會禮節;成年人之間所特有的社會禮節。除非為了取悅於大人;兒童們相互之間從不理會這些禮節。看看這些禮節吧:大人進來時要站起來;離開飯桌前要徵得大人同意;容忍別人沒完沒了地擰臉蛋;拍頭頂。。。。。。其中的資訊很明顯:大人是重要的;小孩不算什麼;別人是重要的;你自己是微不足道的。這樣;首先產生的後果是〃不要相信你自己的判斷〃;爾後便是隨〃禮貌〃而來的許許多多的後果。這些所謂以〃禮貌〃的清規戒律是你根據別人的評價來確定自我意識;降低自我價值的根源之一。毫不奇怪;這些自我懷疑和自我摒棄的定義會一直延續到你成年之後;你可能會感到難於愛別人。不難理解;能否給他人以愛直接取決於你愛自己的程度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