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過十一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走下來時,其國際地位和經濟競爭力是否會受影響呢?要回答這一問題,我們就必須看看龐大的人口規模給中國帶來了什麼。
13世紀末,當馬可波羅進行他傳奇般的中國之旅時,歐洲正經歷著商業革命,並且馬上要跨入文藝復興。他的故鄉威尼斯已經發展為一個商業貿易帝國。義大利的一系列城市國家也迅速崛起。歐洲在商業貿易乃至支援經濟增長的制度建設上開始領先於世。反觀中國,經濟發展到南宋已經達到頂峰。以人均GDP來衡量,領先的勢頭正在被歐洲的發展逐漸削弱。但是,在馬可波羅筆下,中國簡直就是個遍地是金子的天堂!他的誇張描述,激勵了哥倫布取道西線到東方尋寶的野心,最後意外地發現了美洲新大陸,改變了人類的歷史。
為什麼中國會如此令歐洲震驚?我們不排除當時中國的人均GDP略為領先的可能。但是,中國的人口總數,使得中國的經濟總量遠遠高於歐洲。明清時代,世界的白銀滾滾流入中國,購買中國的產品。根據世界經濟史學家安格斯·麥迪森的估計,一直到工業革命初期,鴉片戰爭之後,中國仍是世界第一大經濟體。這一位置,到了19世紀末期才被美國所取代。
如今以人均GDP算,中國仍排在世界百名左右,是個地道的窮國,但因為人口眾多,所創造的經濟總量已經超過了德國,僅居美日之後成為世界第三大經濟體。中國也因此有了大國的稱號。這一規模經濟的優勢,就像歷史上曾發生過的一樣,彌補了我們在生活水平(或人均GDP)上的弱勢,使我們有了似乎是取之不盡的供應世界的能力。比如,改革以來中國製造業上的優勢維持了這麼久,已經不能僅僅歸結為勞動力便宜。事實上,不少發展中國家,如越南、柬埔寨、寮國,以及許多非洲國家,勞動力價格都比中國便宜得多。但是,這些國家沒有中國這麼充足的勞動力向西方國家供應超大批次的產品。
但是,當人口規模一旦被他國超過後,這一局面就會改變。這裡最值得注意的就是在人口上可能取代我們而成為人口第一的印度。中國和印度同為崛起中的國家。印度經濟改革起步雖晚,但有自己的優勢,後勁十足,最近在GDP的增長速度上已經逼近中國。隨著中國經濟的起飛,中國的勞動力價格已經明顯高於印度。未來二三十年,中國將迅速進入老齡化社會,勞動力總量的增長放緩、停止,甚至可能下降,被撫養人口的負擔加重。這會進一步使勞動力的成本和價格上升。與此同時,印度人口持續增長,勞動力不斷擴大,人口年齡相對年輕。預計到2025年,中國65歲以上的人口將佔總人口的13%~14%左右,印度則僅為8%上下。可見,印度的勞動力總量,將先於其人口總量超過中國。當印度在勞動力數量逼近乃至超過中國,並且價格明顯低廉的時候;當印度基礎設施全面改善,經濟政策更加優惠的時候,印度就會從我們手裡奪走供應世界的能力。中國的勞動力密集型的“襯衫經濟學”就不會是應該不應該的問題,而是可能不可能的問題。
失去製造業的優勢並不可怕,只要我們能夠適時地進行產業升級,使經濟朝高階發展。但是,在這方面,我們已經輸給了印度。印度的服務業已經領先了我們,成為了“世界辦公室”;印度也出現了幾家世界級的企業。而我們迄今為止的經濟發展,依賴的卻是看似取之不盡的廉價勞動力。這就像是中東國家依賴開採便宜的石油一樣。說白了,我們是靠原料吃飯,只不過這種原料是人而已,而這種原料的供應,在未來的日子裡還會不斷減少。
當印度的製造業能夠大批次地向世界提供更廉價的產品時,沃爾瑪這樣的買主還會來中國嗎?這是一個我們必須問的問題。
txt電子書分享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