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部分 (第3/4頁)
換裁判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木
青龍 ǎ�|ǎ�|ǎ�⌒值蘢鈾� 〃|ǎ�|ǎ�| 兄弟子水
此人剛剛學易,他7歲大的孩子發燒時,曾經自搖了一卦問孩子病況趨勢,後來孩子到了丑日痊癒,他拿卦來找我考究,問我為什麼會應在丑日病好。
我一看:“這卦應期非常正路啊,還有什麼不好理解的呢?”
他道:“丑日不是絆住元神子水嗎?想不明白為什麼會應在丑日痊癒”。
我笑到:“應用於吉凶層面的靜態卦象,日令合動爻才叫“絆”;而應期層面的日月是不斷迴圈的,它屬於動態分析,當日期轉到與利好之爻相合的時候,不是絆,而是日令使此爻開始變興旺,所以自古就有動爻逢值逢合應事的應期公式。這卦發動的子水,是生旺用神子孫寅木的利好元素,到了與之臨值相合的子、丑日,子水就開始變興旺,可以去生助用神了;而用神寅木遭遇未月墓困,衝墓之期也在醜,兩種應期思路都聚合在醜,應眾不應寡,所以應在丑日痊癒的機率較大”。
他似乎明白了一些,想了想又問:“咦?你不是說沒有月墓的嗎?怎麼現在又說要衝月墓呢?”
我立刻指正他:只是吉凶層面沒有月墓,到了應期細節層面,生旺墓絕依然存在於月令。就好象吉凶層面有暗動日破、真空假空之分,但到了應期分析的時候,一切都應視為空與破的道理一樣。如果在應期判斷中時刻保持清晰的層次感,就不會存在類似上面這位易友的困惑了。
瞭解應期推論的日月轉換原理:就象很多數學公式,來源於各種數字的勾兌論證一樣,應期各個公式來源,其實源自於年、月、日的動態簡化轉換,要切實掌握應期的種種規律,最好能熟悉應期轉換的真正原理。我們知道卦象分析,吉凶判斷層面是靜態分析(即時點分析),從搖卦成卦那一刻起,就定格在卦成之時的日月與卦象上,定性其吉凶趨勢,日令月令並不會隨著時日變換而相應改變,哪怕在當天問卦,問一個月後的某日天氣如何,也是凝結在成卦當天的日月基礎上的卦象分析,而不會去套用某天的日月。但應期層面,卻是實實在在的動態分析,在分析應期的時候,日令月令會隨著時日的推移同步變換,就好似萬年曆一樣,這樣才可以準確分析出吉凶發生的具體時日。而事實上人腦不比計算機,不可能一日換一幅卦象這樣去掃描式分析,於是古人將這個程序進行了簡化,不完全根據真實的日月轉換同步變動,而是根據所佔事件的長事或短事性質,確定日月轉換的原則:“短事日轉月不轉,長事月轉日不轉,久遠之佔日月皆不轉只有太歲動”。打個比方,子年寅月辰日佔卦,若問短事,應期分析層面的日月將轉換如下:寅月辰日、寅月巳日、寅月午日、、、、,這是“問短事日轉月不轉”,與真實的日月轉變其實沒有區別;若問長事,應期分析層面推理的日月轉換如下:寅月辰日、卯月辰日、辰月辰日、、、、,這就叫“問長事月轉日不轉”,與真實的萬年曆對比則有些不同了,區別在於日令是不會動的,這也是古論中為什麼把日令描述為“四時俱旺”的真正原因所在,因為在應期分析上,問長事日令是不會隨時日同步轉變的;若是跨越多年的久遠預測,轉換公式如下:子年寅月辰日、丑年寅月辰日、寅年寅月辰日、、、、,是為“日月皆不轉只有太歲動”,這與真實的日月轉動差異更明顯,日月都不再轉動;同理,若問的超短期的日內之測,則轉換如下:寅月辰日申時、寅月辰日酉時、寅月辰日戌時、、、,與事實上的時間迴圈一模一樣。所以古論有云:“月令乃萬卜之提綱,掌一月之權司三旬之令;日辰為六爻之主宰,司四時之旺相”。這就是根據“月轉日不轉”這個應期日月轉換原理而產生的總結。我們更可以深入拓展出,應期層面的日月令作用時效規律,那就是“月令管當月,日令管兩邊”。意思是講在應期層面,月令的作用時效在當令之月;而日令的作用時效,短則管當日這端、長則管月外那段。
透過這個應期規律,我們認識到,古筮中日令月令變化的重心,是依照佔問事情的長短性質,在年、月、日、時之間靈活轉換的,短事的轉變重心在於日時、長事的轉變重心據以年月。當這個古筮應期規律真正融會貫通之後,甚至可以深入運用到吉凶層面的細化鑑別當中,很多看似矛盾的問題,實際上並不矛盾,例如當遇到變爻月破逢日令的時候,很多學者就弄不清楚,這個動爻到底屬於變出日令當旺有用呢?或是屬於化出月破定性為化破無用?如果懂得長短事之問、日月轉變規律會不一樣這個原理,這個問題就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