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月,當美國面對的核彈道導彈威脅還相當遙遠的時候,唐納德·拉姆斯菲爾德向克林頓總統提交了一份“對美國的彈道導彈威脅評估委員會”的報告,即“拉姆斯菲爾德委員會報告”。
拉姆斯菲爾德報告簡述了它所認為的美國面臨的戰略危險:
一系列公開或潛在的敵國正在聯手努力,企圖獲得可搭載生物或核裝置的彈道導彈,這對美國、美國駐軍及盟友構成了越來越大的威脅。除了俄羅斯和中國現有的彈道導彈武器構成威脅之外,朝鮮、伊朗和伊拉克構成了新的日益嚴重的威脅,這些國家雖然當前並未與美國處於衝突狀態,但仍處於不確定的過渡時期。在精確性或可靠性方面,這些新裝備了彈道導彈的國家的能力無法與美國相比。然而,一旦做出決定,它們可以在5年之內具備給美國造成重大損失的能力(伊拉克需要10年)。在幾年之內,美國可能不清楚對方是否已經做出了這樣的決定。
這些新出現的能力對美國構成的威脅正在變得更普遍、更成熟,比美國情報界報告裡估計的進展也更迅速。�
值得注意的是,早在1998年“9·11”事件發生之前3年,拉姆斯菲爾德和美國政策圈裡的其他高階成員就已經瞄準了伊拉克、伊朗和朝鮮,這三個國家後來均被布什總統稱為“邪惡軸心”。
同樣值得注意的是這樣一個事實,以拉姆斯菲爾德為首的九人委員會里有兩個最狂熱的新保守主義戰爭*:一個是保羅·沃爾福威茨,後來成為拉姆斯菲爾德的常務副國防部長,他是美國對伊拉克戰爭的主要設計師;另一個是中央情報局前局長詹姆斯·伍爾西,他領導“自由之家”,這是一個背景陰暗的非政府組織,與美國情報界有密切聯絡,在從喬治亞到烏克蘭導致政權更迭的‘顏色革命’中很活躍。
拉姆斯菲爾德挑選的彈道導彈防禦委員會秘書長是斯蒂芬·坎彭博士,他曾起草過2000年9月新美國世紀工程報告《重建美國防務》的關鍵章節。這份報告發布在“9·11”事件之前整整一年,不僅呼籲美國積極對伊拉克進行政權更迭,還呼籲美國開發以種族和人種為基礎的生物戰技術。該報告的許多參與者,包括迪克·切尼、保羅·沃爾福威茨、坎彭和拉姆斯菲爾德,在2001年布什政府上臺後紛紛開始實施這些政策建議。
2003年5月8日,拉姆斯菲爾德提名坎彭擔任負責情報的助理國防部長,這是一個新職位,常務副國防部長保羅沃爾福威茨這樣描述這個職位:“這個新辦公室負責所有情報和與情報相關的監視及政策指導職能。”實際上,這意味著坎彭控制了國防情報局、國家影象和測繪局、國家偵察局、國家安全域性以及五角大樓的反情報活動。坎彭一週兩次與這些機構的負責人以及中情局和國家安全委員會高階官員見面,下達相應的指令。
據瞭解內情的美國參議院訊息靈通人士說,2005年在其五角大樓職業生涯的頂峰, 坎彭在決定報呈總統的國家情報評估上,比中央情報局局長喬治·特內特和當時的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賴斯更有影響。
坎彭靜悄悄地獲得了這麼大的權力,幾乎不為人所知,直到阿布格萊布虐俘醜聞突然將他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這時,他在提供假情報用以說服國會批准對伊拉克發動戰爭中的作用,以及他在授權對古巴關塔那摩和阿布格萊布監獄的犯人進行系統性的刑訊折磨中的作用,將他不光彩地放在聚光燈下。他清洗任何反對其侵略性計劃的軍事對手,更公開地透露了什麼是拉姆斯菲爾德導彈防禦的真正意圖——具有極端的侵略性和進攻性。
第六章 星球大戰的奇怪歷史(4)
五角大樓的歐洲和北約戰略報告
2000年12月,就在拉姆斯菲爾德就任國防部長之前,五角大樓公佈了歐洲和北約戰略報告。這個報告裡有一個段落專門提及“戰區導彈防禦”。
作為美國國防部門的官方檔案,這份報告值得我們仔細研究,它提出:
戰區導彈防禦:作為增進美國、盟國和聯盟對於彈道導彈襲擊安全的更廣泛努力的一部分,且作為反擴散戰略的補充,美國尋求與北約夥伴合作發展戰區導彈防禦系統的機會。美國合作性努力的目標是,為聯盟軍隊提供針對近、中、遠端導彈的有效防禦……在北約的戰略概念裡,北約重新確認了核、生、化(NBC)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和彈道導彈構成的風險,聯盟應對這些威脅達成總體共識。聯盟不僅同意建立能夠以主動和被動防禦應對核生化襲擊的聯軍部隊,而且還進一步同意北約在戰場上部署的部隊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