匆匆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從學校的總機裡。學生來到學校,也要調檔,這個比前兩個地方簡單,後果也小些,可小些也是犯法,抓到了也沒好果子吃,韓真義正嚴詞的要求她不得在這樣做。
很奇怪的,這次小靜沒有對嘴,也沒有狡辯,而是很痛快的保證了,讓韓真一時竟然沒反應過來。
韓真又出去封住了周錦哲三人的嘴,許了一頓大餐後就搞定。開學前的最後一天,就在這些瑣碎小事中過去了。
第二十二章 第一堂課(上)
與班上所有同學見過面後,接下來的第一件事,就是所有學校都會有的新生軍訓,所有的新生都被拖到了城外的軍營進行了為期一個月的低強度軍事訓練。本來韓真是不用參加的,他的體檢表上也寫明瞭此學生可以免除參加,可韓真想著不能真正的當兵,那麼體驗一下軍營生活,也算是了卻一個心願,主動的遞交了最新的體檢單,去軍營裡和同學一起受了一個月的苦。
經過了一個月的軍營生活,韓真班上的十二個男生、八個女生都互相的熟悉起來,成為了一個緊密的團體。
也有不和諧的聲音,韓真沒有想到,就是這麼一個無足輕重的軍訓,都有著讓人鬱悶的勾心鬥角,富家公子欺負平民子弟的事時有發生,軍營裡按照身份的不同也有著很明顯的區別對待。韓真班上的二十個學生,都是平民家的孩子,韓真還算是裡面家世最好的一個,這樣的二十人結合的班級,當然不能讓人另眼相待,還好較為團結,也沒有受太多的欺負。這樣的一幕幕,讓韓真之前對軍營生活的期盼徹底的失望。
大學的生活不像韓真想象的那樣緊張,絕大多數時間都是自學,但是每個星期有五節大課和兩節公共關係課,那是必須要去的,大課的錄影每人都會有,學校讓一個班二十人或者幾個班上百人聚在一間教室,其目的仍然是鍛鍊學生的交流能力。
韓真的專業是針對農作物的研究開發與掌握,也兼學一些經濟作物的栽培,當然,沒有人能夠在有生之年把所有的植物都瞭解清楚,只是對重要的幾種做到專精就可以了。
“我們生活的炎黃星,是上蒼賜給我中華國最寶貴、最偉大的禮物,它礦產豐富,物產豐饒,植被眾多,土地肥沃,……就是把一切美好的詞句用在炎黃星身上都不為過。”這是正式開學後的第一堂大課,有七個班一百四十多名新生一同聚在了一間大教師裡,講課的這位全國著名的農業學家聞開達,他是農業大學最資深的老教授之一,已經有九十七歲了,仍然精神矍鑠,神采奕奕。
現在這個時代,醫療科技的飛速發展,人均自然壽命都能達到了九十歲以上,只要不是非常難解決的醫療難題,活上一百來歲是很正常的事,並且還不用擔心身體不濟。所以,才有了聞開達老教授以九十七歲的高齡仍然為教書育人貢獻力量。
地球上的計時不適用於炎黃星,中華歷的一年,相當於公元紀年的1。243倍,也就是說,中華歷的一百年,就是原來的地球紀年的124年還多。
真正的老學者是絕對受人尊敬的,全部的新生都用崇敬的目光看著老教授的講演,除了新生,還有四百多聞訊趕來的老生,能親眼看到老教授的風采、親耳聽到老教授的教誨可是極為難得的事,每年也就新生入學時的那麼幾次機會,怎麼能放過。
“一千年前,我們的先輩還沒有走出地球,地球母星上,共生活了兩百多億的人口。糧食,一直是各國都必須考慮的一個最重要的問題。可氣候的惡化、環境的破壞,耕地減少,沙化面積擴大,鹼化現象嚴重,……各種各樣的問題都在威脅著我們的生存,每年都有近億的人餓死。近億啊,那是多麼可怕的數字。直到我國的偉大農業科學家袁隆高出現,他用了畢生的精力,終於成功的雜交出了硬稈水稻,使水稻畝產不可思議的達到了兩千公斤,”
“硬稈水稻對環境的要求很低,幾乎適合我國所有的天氣氣候……我們能夠在炎黃星上順利的定居下來,當年的袁隆高教授也是功不可沒的。硬稈水稻之所以能夠如此的高產,是因為把水稻和硬稈植物進行了劃時代的嫁接雜交,也是同理,要適合炎黃星的氣候土質,同樣需要這樣做,就是根據這個理念,我們的前輩才開發出了完全適合炎黃星的農作物……”
“經過了一千年的發展,我們現在水稻的畝產當然不會停滯不前的還是兩千公斤,最新得出的資料,我們最新一代的高培水稻——農神七號,已經透過了測試,馬上可以對外推廣了,它一頃的產量達到了46500公斤,也就是說,每畝地都有3100公斤的產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