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部分 (第2/4頁)
打倒一切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氣的林賽玉又和她吵了一架才罷。
忙忙碌碌的過了秋,到了七月下旬,江寧蘇家的稻種如約而至,劉小虎與林賽玉忙的腳不沾地,帶著眾人到河田那邊插秧去了,十方村從來沒種過稻子,一時間十里八村的人都趕過來看熱鬧,倒比過年城裡廟會還要熱鬧。
劉小虎親自帶著農人下到人工作成的水田裡,這水田是林賽玉的主意,因為離蓮藕定植期還早,不能荒了地,所以正好用來種一季水稻,再種蓮藕,收了蓮藕還能種一季水生蔬菜,說到興起,林賽玉在劉小虎的書房兼臥室裡手舞足蹈,逗得劉小虎哈哈大笑,林賽玉的歡喜感染了他,心中那些疑慮一消而散,種不成怕什麼?這其中的樂趣就足夠了。
看著劉小虎一板一眼的插秧,農人們小心翼翼的學著,岸上的林賽玉也顧不得什麼女子身份,將褲腳一挽,跳進水田。
“這樣不行,太慢,看我的。”林賽玉說這話,拿起一把秧苗,就那麼一拋,散落在水田裡,一行說一行拋,眾人們看的時目瞪口呆,正熱鬧鑼鼓響,原來縣令朱大人也來了,慌得眾人跪倒行禮,一時間田頭更加擁擠。
朱大人免了劉小虎夫妻二人的禮,說自己只是來看看,讓他們繼續,劉小虎便留下陪著朱大人說話,林賽玉則教農人們將秧子拋到水田裡,農人們一開始還小心翼翼,拋了幾下就放開了手腳,一時間水田裡秧苗四飛,引得岸上眾人亂笑。
朱大人說道:“此法倒是少見。”他曾在南方為官,自然見過如何栽種水稻,不由有些疑問,“這樣可行的?咱們這裡地域不同,如此一來豈不傷了苗根?可不能糟蹋了種苗。”
劉小虎忙笑道:“可行,可行,先父曾經說過,小子在書上也見過,大人放心。”
說著話,林賽玉親自種完優良的秧苗,上了岸,將自己買來的普通秧苗分給眾人各去栽種,劉小虎引者朱大人前往乾淨處歇息,自己忙去家裡換了衣裳才過來,剛走過去,就見朱大人面色不善,似有些惱怒,而劉小虎則低著頭不言語。
“曹氏,你們可是怕本縣給不起錢,才將這早蓮藕技術讓給他們江寧府?”朱大人沉聲說道,“本縣為了這一方民眾,就是賣家舍業也給的起你們足夠的錢,本縣就是要留下這技術。”
這也怪不得朱縣令生氣,自從林賽玉說家裡地不夠,不能承擔“蓮藕之鄉”的名號,他也就歇了這個念頭,沒想到沒幾日便聽城裡人人都在說,十方村賣出了早蓮藕的技術,明年以後江寧府就成早蓮藕的唯一產地了,朱大人半信半疑,招來地保曹大山一問,果然有此事,曹大山還說蘇家出了許多錢才從劉氏手裡拿到,還訂了合約,據說還要舉家搬到江寧府去,不守著窮縣,氣的朱大人拍案而起,今日便找來了。
林賽玉一聽,便笑了,忙說道:“大人,別惱,聽我說,我們決不是貪錢,實在是,這種植蓮藕並沒什麼特殊技能。”說著有些不好意思的一笑,壓低聲音道,“萬物各有規律,必須因地制宜,雖然我利用人工技巧種成了早蓮藕,但不出兩年,這就不是什麼保密技術,到時候,我們北方還是比不過南方,哪裡才是蓮藕的真正高產之處。”
是啊,別小瞧了這些農民的智慧,推動農業發展的正是這些人,她林賽玉只不過佔了先知的機遇,只要自己帶了頭,這技術立刻能飛快的散播開,控制農業技術,並不是用來賺錢的長久之計。
聽到這裡時朱大人臉色已緩,心裡反覆唸叨著那句因地制宜,覺得真是太通俗太貼切的話,看著面前這個年紀小小的村婦,掠了掠頭髮,臉上閃過一絲憂慮,接著說道:“蓮藕此時還有極高的價值,如果大人要推開,勢必各村農人爭搶種植,到時候農田荒廢,第一年大家或能賺到錢,賣糧食,但第二年江南水鄉必能追趕上來,那裡天時地利又有長期的種植技術,我們成安定然比不過,而蓮藕的產量必然大增,價值也隨之降低,大人可以想象,那時候,我們這裡會是什麼樣?”
朱大人臉色凝重,忽地起身,衝林賽玉一個躬身,嚇得林賽玉忙避開,連聲說道:“大人折煞奴婢了。”
朱大人嘆了口氣,說道:“本縣貿然了,如今吳越一帶連年旱災,饑荒眼看就起,趙大人已經開始四處籌糧,我卻差點荒了田地,本縣還不如你們夫妻二人體察民情,還懷疑你們追逐金錢,實在汗顏。”
劉小虎忙笑道:“大人能兩次前來我們十方村,可見關切民情,說起來我們也不冤,畢竟是靠這個賺了些地,貪錢這個名字不為過,實在是種地也需要錢,還望大人見諒。”
一時間,解了心結,雙方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