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訪不如上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靜悟取出一張符籙,口中念動咒語,符籙在他的手中無火自燃,一道旋風平地而起,靜悟縱身而起躍入旋風之中,操縱著旋風慢慢的朝裂縫之中落去。這裂縫也不知道有多深,靜悟往下落了一會之後,估摸著總有五六百米了,此時四周一片漆黑,抬頭向上,進入的地方已經變成了一條銀線,靜悟雖然藝高人膽大,但此時卻也有些心寒了,總覺得兩邊的山崖好象要倒塌下來,把自己活埋了一般。如果山崖真的倒塌的話,別說是靜悟,就算是清雲在此,只怕也只有被活埋的份,天地之威,又豈是人力所能抗衡的嗎?
好在靜悟的擔心並沒有變成現實,他安安全全的落到了裂縫的底部,此時再抬頭向上,幾十寬的入口幾乎都看不見了,只是隱隱約約的看到有一點亮線而已。靜悟本來以為裂縫底下肯定是陰暗潮溼,說不定還有什麼危險。但出乎他的意料,等他從旋風之中走出來時,才發現原來這裡清爽乾燥,雖然還是伸手不見五指,但感覺腳下卻是平坦的很,而且踏上去堅硬無比,好象是水泥地面一樣。
靜悟並沒有急著有所行動,而是拿出幾隻小小的紙鶴,口中念念有辭,待他咒語唸完之後,紙鶴拍打著翅膀,朝著四面八方而去。這招法術如果在世俗之中,自然會被世人驚為神蹟,但在修仙界裡,卻也不過是小道而已,這些紙鶴並沒有什麼大用,只能稍稍探測一下週圍的情況罷了。沒過一會兒,幾隻小紙鶴都飛了回來,表示周圍沒什麼情況,但靜悟數了數紙鶴的數量之後,卻是臉色微變,有一隻紙鶴沒有回來,而關健的是,靜悟根本感覺不到這紙鶴現在的情況。
按照正常的情況,紙鶴如果遇到什麼危險的話,靜悟應該也能感覺得到,如果紙鶴被別的修仙者毀去或者擒住,靜悟自然也能感應得到,但現在這隻紙鶴卻是無緣無故的消失的無影無蹤,就好象從來沒有存在過一樣,而靜悟卻是一點異常都沒感覺到,這隻能說明一個情況,有一個遠比靜悟厲害的修仙者在附近,是他無聲無息的收走了靜悟的紙鶴。靜悟雖然不能確定這個修仙者在什麼地方,但很顯然,那個修仙者已經知道靜悟的到來了。怎麼辦?就在靜悟為難的時候,遠處突然出現了一點亮光,這顯然是那個修仙者在發出邀請了,靜悟平靜了一下心情,慢慢的朝亮光處走去,與此同時,他留了個心眼,把一張符籙扔在了原地,如果他有什麼不測的話,清雲可以依靠這張符籙確定他所在的方位,這是茅山派內部聯絡的秘法,除了茅山派弟子之外,應該沒人能知道的。
靜悟朝著亮光之處直行而去,感覺腳下一直都是平坦的地面,他不由得暗暗稱奇,難道這大裂縫的底部,竟會是一個大大的平原不成?而且一路走來,他並沒有聞到什麼血腥味,因此可知丁虎一定也沒死,否則的話,從這麼高的地方跌落下來,肯定是摔成一灘肉泥了,又怎麼會沒有一點血腥味呢?難道是亮光處那個修仙者救了他不成?可丁虎體內的地靈丹藥力應該已經發作了啊,那個修仙者難道連這也能救嗎?靜悟一邊走,一邊在心裡嘀咕,沒一會兒,他就來到亮光的地方。
雖然不是十分的明亮,但靜悟還是藉著一點點的亮光看清楚了自己所在地方,竟然是一所小小的道觀門前,道觀的觀門之上,還掛著一塊匾額,上面有“白雲觀”三字,這倒也罷了,白雲觀在全國沒有一百座也有九十座,但匾額的落款卻讓靜悟大吃了一驚,那是“長春”兩字。
長春兩字在道家可是大名鼎鼎,那是全真教丘處機的道號。全真教由王喆創立,在宋末元朝曾經盛極一時,現在雖然已經沒落,但在道家仍然有著極大的影響力,有許多門派都可以說是全真教的傳承。而在修仙界,全真教雖然已經是衰弱之極,但卻沒有一個修仙門派敢於小瞧了他們,因為最近的一個修煉到了煉氣合神境界的修仙者就與全真教大有淵源,這個修仙者就是張三丰。而全真教中與張三丰扯上關係的,就是這個道號長春子的丘處機。
相傳張三丰少年之時,曾經在燕山一帶偶遇年事已高的丘處機,那時丘處機已經是大限將至了,但他遇到張三丰之後,對張三丰極為推崇,稱他為道家幾百年來第一人,其成就將遠遠超過自己的老師王喆,並且將自己一身所學的精華全部傳授給了張三丰。丘處機雖然終其一身只是練到了養形煉精的境界,但他的理論知識極為的紮實,而且對道家典藏極為的熟悉。張三丰得他傳授之後,又結合自身的武功,在江湖中闖蕩了數年之後,終於在武當山創立了山門,成立了武當一派,這還只是在世俗界。在修仙界,張三丰根據丘處機所傳結合自己的領悟,竟然在短短的百年時間裡,以武道連破兩層境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