擊水三千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上美國的輪船回到自己的故鄉。
卡耐基以他那一往無前的精神氣質,毫不猶豫地回到了紐約,開始了以前的公眾演說事業,開創著他自認為前程廣闊的前程。
戴爾·卡耐基自創業後也遭受過一些挫折,但從沒有陷入像這段時間的低谷之中,以前的挫折和困難對於他來說都像是一陣輕煙,彷彿並不算什麼,而現在的他面臨前所未有的困境,他自己覺得,這種嚴峻的情形是對他人生的一次大折磨,也是一次大考驗。
從巴黎回到紐約後,卡耐基很少對外人說其他的婚姻,也很少帶妻子去參加別人舉行的宴會。他只是每個週末參加在紐約曼哈頓區一個地下俱樂部與赫蒙·克洛依會面,在聚會中,他變得很少發言,而是聽別人宣講自己的觀點。
洛莉塔雖然不願意回美國,但美國對她似乎還有一種神秘感。可當她來到美國後卻感到深深的失望,她沒有找到以前想像的那種生活,覺得紐約又髒又亂,一切比不上巴黎,而家庭的不富裕使她沒有更多的錢去旅行,她的心情比以前變得更糟。特別是美國人對她的那個貴族頭銜根本不感興趣,聽她說是某某伯爵時,只是表示一下微笑,一點也不尊敬。家庭內外交困的生活,使她處於一種內心狂亂的境遇之中,她更加痛恨卡耐基,因此,有時藉著酒瘋和卡耐基打架。每當此時,卡耐基就離開家,外出兜風。
這時卡耐基在寫一本書。這本書名字叫做《林肯外傳》。他在構思這本書的時候一方面是出於對林肯的崇拜,一方面是因為厭惡家中的一切。他發覺,林肯的家庭生活和他的家庭生活竟有如此的相似之處,雖然寫的是林肯,但他覺得這完全是在寫他的自傳。
事實上,從某種意義上說,這本書正是他的自傳。他注入自己所有的熱忱和精力來完成這本書,因此他認為這本書是他的所有作品中最佳的創作之一。
雖然卡耐基與洛莉塔的婚姻很不美滿,但卡耐基很少對外界介紹他的妻子,也很少在書中正面描寫自己的妻子,因此外界對他的這段婚姻猜測不已。然而在《林肯外傳》中,卡耐基卻分明清楚地描述了自己的婚姻狀況。
卡耐基是借亞伯阿罕·林肯和瑪麗·陶德的不幸婚姻來描述自己對婚姻的怨恨。
《林肯外傳》敘述了林肯和他妻子的生活情況。卡耐基用相當多的筆墨細膩地描述了瑪麗·陶德的悍婦作風,這一切實際上就是他本人對洛莉塔·包卡瑞的印象。
〃陶德回溯到六世紀來誇耀她的樂榮祖先……瑪麗·陶德是在勢利的法國學校接受教育的,那些教師訓練瑪麗以巴黎口音說法文,並教她跳方塊舞及撒克松圓舞,而這些是所謂高尚的人士在凡爾賽跳的舞曲。
〃許多時候,她是不以言語而是用一些其他方法表達她的憤怒。她粗暴的行為多得不計其數,不允許別人批評她……她領著丈夫跳一支狂野愉悅的舞。她並不剋制因失望而生出的痛苦及粗暴天性。她老是抱怨、批評他丈夫走路怪異,肩部佝僂,像印第安人般的交叉雙腳。她還抱怨他的步履缺乏彈性,動作難看,最令人難受的是,她模仿他的步伐,嘮叨他走路時腳趾朝下,就像她在夢黛大人那裡所學的一樣〃。
從上面的描述中可以看出,卡耐基的生活當時的確處於困苦不堪之中,他受婚姻的折磨比以往任何一種折磨都深,他心中原先對婚後美好家庭生活的設想全部落空。他感到陷入一種沒有空間也沒有時間的惶恐之中。
但他並未放其他的事業。他仍孜孜不倦地工作著,他希望恢復以前的富有和幸福,那種追求成功、追求財富的想法重新湧起,他必須走出人生的低谷,走向自己的光明大道,為此,他不惜付出一切的代價。卡耐基的這種逆境中奮發圖強的精神,正是他走向成功之道的巨大支柱。
透過多方努力,卡耐基的課程教育非常有起色,這一初步的成功給了他莫大的安慰。
然而更大的打擊在等著他。不過那也是一次對全美國人的重大打擊。
個人的成敗常常與社會的狀況密切相關。當整個社會都陷於一片恐慌之中時,個人的力量顯然是無法支撐社會局面的。
1929年,全美國引發了一場全面的經濟危機,這場危機持續幾年,遍及到美國的各個角落,影響到各行業。人們紛紛失業,到處怨聲載道,到處有飢餓和氣困。僅紐約市一天內必須供應八萬五千伙食給八十二個等待分發救濟品的隊伍。
股票市場的奔瀉,使許多家庭的財產蕩然無存,對工人們最大的威脅是遭到解僱和工廠倒閉。
戴爾·卡耐基這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