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對零度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相似。後來軍隊教師和地方聘用的教師待遇相同。和平建設時期,縣委政府統一了教師的月薪標準,小學教師月薪70—150元人民幣,中學普通教師170—250元人民幣,校長、主任200—400元人民幣。到了90年代中期,佤邦政府對全邦教師待遇制定了統一標準,基本工資:小學教師月薪為300元人民幣;中學教師為400元人民幣。文憑工資:初中文憑每月為10元人民幣;中專(含高中)文憑為20元人民幣;大專以上文憑,每月為30元人民幣。教(工)齡工資:不分小學中學及文憑,每月每一個教(工)齡工資為10元人民幣。
學生讀書,大戶人家收適當學費。書費原則上學生自付,但孤兒和經濟特別困難家庭免收書費,吃穿全由政府供給,這部分學生被稱作“公養生”。到我們去的時候為止,公養生幾乎每個區都有一些,但未具體統計過人數。
小學逐級升學可以正常進行。但從高小升入初中,對於縣政府和學校當局來說,是目前尚未解決的問題。由於財力、師資、生源素質等方面的原因,全縣未能建辦規模較大的中學校,縣中小學從1999年9月開始招收本校高小畢業生9名進入初中,2000年招收27人,故全縣僅有36名初中學生。大部分學生高小畢業後,不得不棄學回家務農或經商。少數家庭經濟條件好的學生,只好到緬甸內地城市或中國各地讀中學。
少年兵在舉行升旗儀式
勐冒縣中小學校為全日制縣級中小學校,用佤文、中文、緬文、英文四種語言文字進行教學。初中僅設中文、緬文、英文,主要學中文,佔60%。佤語每週一課,是掃盲性質
的。此外,小學學科設有數學、自然、地理、歷史、體育、美術、書法、音樂等科目;初中學科設有數學、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體育、音樂、美術、書法等科目。中學和小學三年級以上均設勞動課程。這些學科,絕大多數都是使用中國的課本。
第十三章 在明明滅滅中進入時間隧道(6)
當時的資料顯示,佤邦十年前只有小學20所,500名學生。到我們去的時候,已有5所中學、240所小學,在校學生1�5萬多人。比較有代表性的學校是振興學校、宏邦學校,這裡有了自己的中專生。
勐冒縣中小學校在中秋節開學典禮上舉行升旗儀式
佤邦政府把教育作為第一個五年計劃的重點工程,提出:“十年內,縣有中學,區有小學”的規劃。鮑有祥在政府工作報告中說,佤邦太缺文化了,沒有人才,搞經濟建設太困難了。在一次年終總結時,他給到會的地方幹部下過命令:“你們如果不重視教育,不把學校辦起來,下次開會時把腦袋提來見我!就是因為我們重視教育,才下這樣強硬的命令。”佤邦第一個五年計劃開始時很缺教師,所以,抓住識字的人都拿來當老師,不管是懂漢文、緬文、佤文、傣文、英文,懂得什麼就教什麼。因為佤邦沒有文化,缺教師就像困難地區缺藥一樣。
為了更快地培養起經濟建設人才,佤邦政府決定建立一所公費學校,作為佤邦培養人才的中心。1995年,委派佤邦財政部副部長魏學龍籌建這所學校,定名為振興學校。經過一年的艱苦籌建,1997年3月正式開學。建校費500萬元人民幣。我們去的時候,有350多名各族學生在校公費就讀,教職工30名。每年財政撥款130餘萬元解決學生的吃飯穿衣及教師工資。該校將向職業中專和大專方向發展。
在提到文化教育時,鮑有祥深有感觸地說:“我們打仗時,扳機一摳就響,想打單發就打單發,想打連發就打連發。搞經濟建設沒有這樣簡單,從戰爭轉入和平建設,還得重新學習。搞經濟建設要講科學,沒有文化是不行的。這一點大家都應該清楚。我體會很深,寫字的時候會寫得淌汗,有時意思表達不出來,急得氣都喘不過來。我們老一輩沒有文化,落後了,再不教育下一代學文化,今後誰來建設佤邦?誰來改變佤邦落後的面貌?”
各師團的學校有的有100多人,有的有200多人、300多人,宏邦學校有1000多名學生。都是公家供養的,像部隊的待遇一樣。振興學校、宏邦學校的待遇比部隊的還高。佤邦是世界上最貧困的地區之一,部隊幹部、政府職員還沒有工資,是供給制,但他們還要搞免費教育,在世界上也是少見的。
鮑有祥家鄉的昆馬小學建於2000年,投資主要是鮑有祥出的,學校當時有400多名學生,分五個年級,有8位教師。在校的學生,大都穿著政府發給的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