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對零度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8·19機構”在1980年建立至1985年的幾年中,生產和營銷的毒品主要是黃砒,便於運輸但不能吸食,主要向南販運,其內部也建立了嚴格的財政收支賬目,為解決緬共的財政經費困難問題起了重要作用。但是,漸漸地,“8·19機構”成員和緬共的一些高層人物化公為私,損公肥私的事件越來越多,越演越烈。有的利用公家的加工廠加工自己收購的鴉片自行營銷,牟取暴利,有的在公司或加工廠入股分紅,還有的自己建立加工廠,自己加工和販運。久而久之,“8·19機構”的一些成員已經變成名副其實的毒梟和蛀蟲。
車炬就是其中的一個代表,據說,他的個人收入當時就高達1200萬美元。他是中國雲南省昆明人,1970年在雲南邊境地區當知青時私自越境參加了緬共人民軍。由於打仗勇敢,有知識,會辦事,很快被提升為緬共人民軍第6旅政委。該旅駐防在邦桑南卡河以南地區,活動範圍接近緬泰邊境一帶,理所當然地被委以重任,負責護送鴉片和黃砒至緬泰邊境和泰國北部進行交易。車炬擔任毒品“押運大臣”後,成了緬共的實權人物,一些緬*政要員紛紛拉攏巴結他。緬共中央政治局委員高東的弟弟陳奐生是另一個代表人物,權傾一時的他,利用公家加工廠加工銷售私人收購的鴉片,大發橫財。 電子書 分享網站
第十五章 每年上千噸鴉片去哪裡了?(4)
1986年4月,由車炬負責,緬共在南漠建立了第一座海洛因加工廠,技術人員和裝備都來自泰國。由此開始,緬共“解放區”和緬北的海洛因加工廠一天比一天多起來,緬北地區的毒品生產進入了把鴉片直接加工成海洛因的新時期,毒品產銷的利潤更大了,“8·19機構”成為緬共內部最吃香的機構。
車炬在擔負“特貨”運銷重任當中,再次體現出了他的精明能幹,多次得到中央領導的表揚。1989年4月17日後,佤聯軍取緬共人民軍而代之,車炬升任由人民軍改編而來的佤聯軍420師師長,兼任本師財政部長,該師仍然駐紮於泰緬邊境地區。據說,當時車炬有擁兵自重傾向,佤邦中央於是決定儘快除之為妙,以開會名義將其騙至邦康逮捕後關押於由中央警衛團看守的一個土洞牢房中,直至衰竭而死,下場悲慘。
1989年緬共活動退出歷史舞臺,世界最大的毒梟坤沙也隨後於1996年1月向緬甸政府投降,緬共和坤沙集團都各自分化出一些餘部,他們都繼續大肆“以毒養軍”,緬北地區湧現出數以百計新的毒品集團和新一代毒梟,有的軍事實力超過了曾經盛極一時的坤沙,比如佤聯軍及其首領,不但繼承了緬共“8·19”和坤沙的毒品產銷衣缽,而且過之而無不及。
佤聯軍控制的佤邦地區迅速成為當地最大的海洛因產銷地。資料顯示,1996—1999年佤邦的罌粟種植面積約為110萬畝,可產鴉片1000多噸,約佔“金三角”地區罌粟種植面積和產量的60%。這些鴉片幾乎都用來加工海洛因,10斤鴉片可以提煉出一斤海洛因,因此海洛因的年產量約為100噸。
1989年4月17日,佤聯軍發動兵變奪取緬共中央的領導權時,除了得到廣大的地盤和大多數部隊官兵和機關幹部外,便是一片空白。如此龐大的爛攤子要在這樣的緊要關頭維持下去,各種壓力一下子集中起來擺在了聯軍頭目的面前,經費問題是其中最令人頭痛的問題。他們經過短促商議後,立即於5月31日作出決定,成立“5·31公司”,負責毒品產銷,緊急籌措經費。這個“5·31公司”其實就是當初緬共“8·19機構”的延續。佤邦頭領按官銜大小在這一公司都佔有相應的股份,公司利潤由“國家”和這些官員共同分成。有資料說,1994年時,佤聯軍控制區內海洛因加工廠最多時達到48座,較為分散,規模也較小。1998年發現的固定而規模較大的有4座,流動規模較小的有16座,1999年發現的海洛因加工廠共25座,比1998年增加了5座,海洛因的產量也隨加工廠的增加而增長,產銷的規模和現代化水平都已大大超過了當年的坤沙集團。佤邦的主要領導者就是毒品產銷的組織者或幕後操縱者,有的是直接經營者,比如南部軍區司令魏學剛就是美國和泰國曾懸賞200萬美元捉拿的毒梟,而政委鮑有誼就是中國破獲的特大海洛因案件的幕後經營者。他們主要是透過政府的核心部門“5·31公司”把大量屬於“國家財產”的鴉片從各地集中或分頭送進設在各地的加工廠里加工成海洛因,又統一從秘密傾銷到世界各地。
經營“特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