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6 章 (第2/2頁)
來碗大米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顆坑,拔了蘿蔔,有新坑。
……
【言歸正傳,從以上種種,可以看出世家毫無疑問在古代是綿延最長久,資本最雄厚,根基最牢靠的勢力。
這份雄厚的資本,無疑和人才選拔的積累留存有關。
那麼有沒有什麼能夠讓更多“寒門”百姓,能夠躍遷階級,打破世家壟斷晉升制度的途徑呢?
誒這就要說到科舉制了。
科舉制是一種投牒自應,讀書人都可自行報名參加考試,不必非要先由官吏推薦,只要擁有才華,便可參加測試,從鄉試童生開始考起的一種官員應試製度,科目眾多,主要分為筆試和殿試,考試製度嚴格,是古代人才篩選制度的巨大進步。
其發源時間部分學者認為是隋朝大業元年,於唐朝初步完善,宋朝開始發展後又抑制,明朝開始能做到考試相對公平的選拔人才。】
天音說著,天幕中出了關於科舉的相關條例,和舉行方式,即官員晉升制度的演變。
水墨色一般的畫面展開,一個個晉升制度出現在天幕中,周朝的鄉舉裡選,秦朝的軍功制度,漢朝的察舉徵辟制度,三分天下時魏國至晉朝的九品中正制,南朝齊時的秀才科策試,隋唐宋明的科舉制……
天幕下對於晉升途徑一向尤為關注的文人,看著天空中演變的各種制度。
出生貴族家事優渥的面對周朝的制度發出嘆息的感慨:“周朝世卿世祿的制度真乃良策,只恨晚生百來年,錯過此等良策。”
出生寒門,家中衰敗,或刻苦求學的學子,面對周朝的制度則尤為不滿,面對漢朝的制度則相對展顏:“諾生周代,無我等出頭之日,幸得生漢。”
秦朝,也有人看見了自家的晉升制度。
秦人一直都是這麼過來的,對自家的制度自是比後世的制度更為認可,只覺得後世人真是麻煩,想升官,去殺敵不就好了,讀什麼書,看見就頭疼。
六國的貴族遺民見者不屑道:“不如吾國之制度,秦太過粗鄙,漢太過虛偽。”
可無論這些人如何說,如何不屑,在看到科舉制的那一刻,都猶如雞被掐住了脖子,無法在發出“哦哦哦”的嘈雜之聲,連呼吸都變得粗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