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部分 (第1/4頁)
辣椒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後來,人們也進一步引申,解釋說,要謹慎從事,考慮到身後,追念先人,保持祖德。
旁邊有一副對聯,還是御筆,寫著:
已後兒孫承福德,
至今黎庶念榮寧。
大致意思:子孫後代都接受祖先的福氣和品德,很多老百姓也感念寧國公、榮國公的的功績。皇帝題詞這麼多,這是多大的榮耀啊!
祠堂裡邊香菸繚繞,掛滿了各種帷幕,畫像就看不太清楚。看清楚也沒什麼意思,過去中國的繪畫大都是寫意,不太*的。另外,畫像時人大都已經死了,只能憑印象或介紹來畫,怎麼會像呢,又不像警察畫嫌疑犯那樣仔細。過去的畫師也很聰明,不管給誰的祖先畫,都畫得高大威猛、儀表堂堂,問看的人像不像,回答都是“像,太像了”。是啊,畫的都是人,還都是中國人,能不像嗎?
賈府的人按輩分、親疏等次序站好:賈敬主祭,賈赦陪祭,賈珍獻酒,賈璉、賈琮獻上帛作為禮品,寶玉捧香,賈菖、賈菱展開拜毯,照看香爐。音樂響起,舉行了各種儀式。
大家簇擁著賈母來到正堂上。上面正中掛著寧國公、榮國公的遺像,都穿著蟒袍,纏著玉帶。蟒,就是一種四爪龍。是皇帝給功臣穿的衣服。兩邊還有其他祖先的遺影。賈荇、賈芷等在外邊排隊站著站著,直到正堂的門廊下。柵欄外是賈敬、賈赦,柵欄裡面是女士們。僕人們都站在二門外。
每上一道菜至,先傳到,賈荇、賈芷等接過來,一次傳過去,傳到賈敬手中。賈蓉是長房長孫,唯獨獨他跟著女士們在柵欄裡邊。賈敬捧到了菜,傳給賈蓉,賈蓉再傳給他妻子,接著傳給熙鳳、尤氏等人,再傳到供桌前,才傳到王夫人。王夫人傳給賈母,賈母捧著放到桌上。邢夫人在供桌的西邊,向東站立,和賈母一起工作。
等到菜餚、酒水等擺好了,賈蓉到臺階底下,站到賈芹那一隊的前邊。“文字”旁的名字裡邊,賈敬為首,下面是“玉字”,賈珍為首,再面是“草頭”,賈蓉為首,左右站好,男東女西,等賈母舉香下拜,大家就一齊跪下,裡裡外外,花團錦簇。只聽到各種金銀首飾和玉器的叮咚聲。儀式結束後,賈敬、賈赦等退出去,到榮國府準備向賈母行禮。
尤氏早就在上房鋪好了紅地氈,當地放著象鼻三足鰍沿鎏金琺琅的大火盆,正面炕上鋪著猩紅的氈子,放著大紅彩繡雲龍捧壽的靠枕,另外還有黑狐皮搭在上面,大白狐皮坐墊,請賈母上去坐下。雲龍捧壽,就是一個飛舞的龍捧著壽字的圖案。兩邊也鋪著皮褥,讓和賈母一輩的兩三個妯娌坐下。在那邊的小炕上,也鋪了皮褥,讓邢夫人等人坐了。地下兩面相對十二張雕漆椅上,都是一色灰鼠的小褥,每一張椅底下下一個大銅腳爐,讓寶琴等姐妹坐了。尤氏用茶盤親自捧著茶給賈母,蓉妻捧著茶給其他祖母,然後尤氏又捧著茶給邢夫人等人,蓉妻又捧捧著茶給眾位姐妹。熙鳳、李紈等人地下伺侯。接著,邢夫人等人先起身來伺候賈母。大家注意看,這服務也不能亂了規矩,誰先誰後都是有講究的。
賈母喝著茶,與老妯娌說了幾句閒話,就讓人準備轎子。熙鳳忙上去攙起來。尤氏笑著說:“已經為老太太準備好晚飯了。每年都不肯吃過晚飯再過去,我們真的就趕不上鳳丫頭嗎?”熙鳳笑著說:“老祖宗快走,咱們回家吃飯去,別理她。”賈母也笑著說:“你這裡供著祖宗,忙得不得了,哪裡還受得了我鬧。再說每年我不吃,你們也要送過去的。不如還送國去,我吃不了留著明天再吃,那不就多吃些了。”大家都跟著笑了。她又囑咐說:“派認真的人員夜裡看香火,千萬不能大意。”尤氏答應了。接著,就送賈母上轎,尤氏也跟著邢夫人等人一起去了榮國府。
轎子出了大門,就見這一條街上,東一邊滿滿的擺著寧國公的儀仗用品、樂器等,西一邊滿滿的擺著榮國公的儀仗用品、樂器等,已經不讓人透過了。來到榮國府,直接到了賈母這邊正廳下轎。大家簇擁著賈母來到臥室,也是花團錦簇,煥然一新。當地火盆裡是松柏香,百合草。賈母坐下後,老婆子來通報:“老太太們來行禮了。”賈母忙又起身要接,只見兩三個老妯娌已經進來了。大家手挽著手,笑了一陣,又謙讓了一陣。喝完茶後,賈母只送到內院門就回來了,又坐到正座上。
賈敬、賈赦等人帶著子弟們又進來。賈母笑著說:“一年來都難為你們了,不行禮了吧。”說歸說,還是男人一起,女士一起,都行過了禮。左右兩旁擺下交椅,然後又按長幼的順序依次坐上去接受行禮。交椅的腿兒是像馬紮一樣交叉的,所以有了這個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