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部分 (第2/4頁)
不言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節目時,馬寧發燒了,作為這期節目導演的她堅持在現場。由於不斷地發冷,馬寧把能穿的衣服都裹在了身上。正是馬寧的這種堅持所體現出對嘉賓的尊重感動了王志文,王志文對馬寧說,你都這樣了還如此認真,我一定要把最好的狀態給《藝術人生》。
馬寧:我在和王志文接觸的時候,感覺他非常的平和,並不像傳說中的〃不好接觸〃,我和他到現在還保持著非常良好的關係,經常發簡訊。我覺得跟嘉賓熟悉的過程不是最困難的,最困難的是你怎麼讓他再進一步敞開心扉,因為嘉賓跟你敞開心扉畢竟是在幕後,要讓他感覺面對的不是一雙陌生而可疑的眼睛。溝通的過程不能演戲,來不得半點虛偽。
《藝術人生》是對人生和人性的探索,〃用藝術點亮生命,用情感溫暖人心〃,充滿了濃濃的人文關懷。節目本身就代表著編導的人生觀和價值取向。人文是一個人的態度,是理解別人,設身處地為別人著想,隱私與嘉賓的個人經歷只有一步之遙,編導對嘉賓的尊重便是建立在人文關懷的基礎之上。
由於特殊的原因,張藝謀沒有走進《藝術人生》的演播室,節目組在張藝謀位於北京東三環的工作室搭起了一個簡易的演播間。
馬寧:我們的機器和燈光把他的工作室弄得很亂,張藝謀並未在意,反而很愧疚地說給我們添麻煩了。在採訪張藝謀的時候,張藝謀管我叫導演,他特別可愛,每錄製一個片斷他都問我〃導演你看我這樣行嗎?〃整個節目錄制的過程非常順利。
錄影時張藝謀就穿著運動服,給人感覺很樸實,娓娓道來。那天用三臺攝像機拍攝,整個過程一氣呵成。節目錄完以後,由於房間被弄得亂七八糟,馬寧的包還找不到了,最後發現在桌子底下,張藝謀貓下腰,鑽到桌子底下幫馬寧拿了出來。
馬寧編導手記……《一面之交:張藝謀》
我並不是想歌頌所謂大人物的平易近人,而是想用微弱的文字粉碎一些猜想似的傳說,我不喜歡那些看了一些報道就跟風的關於他和他的電影的說法,我對電影的發言權就是一個普通觀眾的淺見的看法。也不想只因為一次職業的合作就誇讚他的品德高尚。
但是那天我看到了他的一種道性:穩定而平和。無論於電影的成就如何,奧斯卡與否,各種專業的非專業的是是非非,我覺得與我那天親眼見到的張藝謀無關,也許我是幼稚而片面的,但我堅持這樣認為:無論張藝謀的電影如何,張藝謀是一個值得尊重的人??
馬寧的核心競爭力
《藝術人生》團隊〃極端製作〃〃正直品質〃的過程是高密度、高效率、高智商的工作流程,這種到今天被鍛造得非常完備的方式方法仍在平穩運作,支撐在其背後的最大保障源自於欄目組編導們恆定的人品和態度。
。 最好的txt下載網
第七章 閱盡人心(3)
馬寧:我是個自信心很強的人,但我能夠設身處地為別人著想,我的性格比較隨和,比較幽默一點,容易對別人產生親和力,再加上我本身的悟性,恰恰是生活中的這種特質,我把它變成一種溝通的方法,這也是一個職業導演體現自己風格的很重要的一點。
馬寧從6歲開始當班長,一直當到22歲。馬寧非常善於溝通,不僅深得老師的喜愛,而且也得到了同學的信任。
小學時代的北京姑娘馬寧得到的老師評語就是:口頭表達能力極好。用她自己的話說:我特別喜歡說話。馬寧的中學時代就是伴隨著電視臺和電臺的麥克風長大的,高中時代參加《第二起跑線》,進入了學通社,但是第11屆學通社副社長的任職給馬寧帶來的不是風光,而是忙碌。從16歲開始,馬寧天天下午四點下課,飛奔到電臺去做節目,在一檔名為《青青校園》的節目中,做了一年的主持人。直到1996年,馬寧又以優異的成績考入北京廣播學院文藝編導專業。很早〃觸電〃的履歷給予了少年馬寧真正的見多識廣,使得她在與多大的〃腕兒〃打交道時都能夠不卑不亢地平等交流,也使得她在職業生涯中很早就進入了〃打通〃的境界,在〃抓大放小〃中將電視節目的各個環節有機整合。
在進入中央電視臺的一次考試中,馬寧半小時寫了840個字。同事們很驚詫:她為何寫得如此快速?這就是馬寧,她能在最短的時間內把工作做得最好。但是速度快並不代表不用功,這種用功是有向量帶方向的,在正確的方向上用了功便是效率。每個人應該有屬於自己的才華,或者叫屬於自己的核心競爭力。
馬寧:出去採訪的時候,他們管我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