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武門之變(三) (第2/3頁)
三傻二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門與李建成李元吉幹上了,而且都“特蒙秦王驅使”——攤牌了,我是秦王的人!
換句話說,這些禁軍將領原本該是皇帝最親信的侍衛,但他們卻深度介入了玄武門之變中,毫不猶豫的倒向了秦王。如此深刻、全面、無所不包的滲透,也難怪會出現宿衛禁軍與秦王府軍並肩作戰的奇事了——大家都是秦王的人,分什麼彼此呢?】
李建成在馬上微微搖晃,幾乎坐立不穩。
他最為恐懼、憂慮的事情終於發生了,一聽到天音報菜名一樣的報出那一長串姓名,李建成便知道一切再無可挽回——禁軍已經不是被收買、被欺騙、被利用這麼簡單了!他們已經直接倒戈了,他們乾脆就是老二的衛隊!
還怎麼贏?還怎麼贏?!
但天音依舊輕鬆愉快,毫無停頓的宣判李建成的下場:
【……那麼,被李世民滲透的僅僅只有禁軍麼?當然不是。以李二陛下的才略膽識,怎麼會只做這點準備?實際上,在宮變發動以前,他已經向遠在外地的李靖與李績派出密使,詢問他們對宮變計劃的態度。
而這兩位地方實力最大的軍頭,僅有的可以與天策上將李二鳳媲美的軍神,名列武廟十哲的絕代天才,又是如何表態的呢?——他們倒沒有同意加入,但同時也保持了沉默,沒有將這要命的訊息向皇帝透露一丁點。
喔,對了,僅僅只是詢問地方軍頭還不夠,我們還可以從材料中找到更可怕的記載:當時有幾位侍御史、太常博士,七八品碌碌無名的小官而已,秦王居然都向他諮詢過解決李建成的計劃。這些人推辭沒有回答,秦王也並未加以逼迫。
——怎麼說呢?剷除李建成的計劃已經連七八品的小官都可以知道了。訊息散播得這麼廣泛、深入,那恐怕滿京城上下的文官早就被秦王殿下騷擾了個遍,百官已經心知肚明,甚至都不會對玄武門之變有什麼意外。
說實話,這相當於已經在李淵眼皮子底下蹦迪,但皇帝陛下居然依舊絲毫不知……
瞭解到這一切後,我們就能明白玄武門之變時京城怪異的安靜:當時長孫無忌的舅舅高士廉曾經釋放囚徒直奔宮內,預備與秦王匯合;而從監獄到太極宮少說數十里路,居然沒有一個人出來攔一攔。
——真的,哪怕獄卒們對天放兩箭呢,好歹也算對得起陛下發的餉吧?
與這樣廣泛的滲透相比,那諸如太子身邊的臥底王晊,安插在齊王府洩漏了李元吉情報的密探,其實都已經並不算什麼大問題了。好歹這兩位的貼身親衛沒有倒向秦王,那足見他們已經盡力了。
內鬼太多,老爹掛機,這仗還能怎麼打?】
大概是震驚太過劇烈,在天音娓娓講述出那些驚天動地的密報後,李建成卻漸漸麻木,再也感覺不到最初聽聞名單時的驚懼狂怒。甚至在聽到太子率更丞王晊也是秦王臥底時,他面上都毫無波動:滿朝文武都在向秦王獻媚,區區一個奸細又算什麼?
累了,毀滅吧,趕緊的。
【在整場宮變過程中,被李世民詢問過的人不計其數,但最差的結果也是中立,推辭不答而已。可這能叫“中立”嗎?胖虎告訴你他明天要揍小夫,你牢牢閉嘴一句話不說,請問到底是站在哪一邊?
這種局勢下,也多虧了李淵不知情,否則他六月四號都等不了尉遲敬德來逼宮,估計直接就心態崩潰,投了了事。
也正因為如此,秦王幕僚們才如此篤定,認為解決李建成與李元吉比拾起地上的草芥還容易——事實的確如此,玄武門之變看似緊張刺激,但實際上李建成與李元吉的命運早已註定,唯一有懸念的,不過是與父親李淵的交鋒而已。
整場宮變似乎兇險,但依舊是二鳳領兵的風格——做好準備,集中優勢,奇兵突襲,畢全功於一役,充分展現了天策上將的才華。】
秦王府的諸位騎兵中漸漸傳出了壓低的歡呼聲——大家儘管跟著秦王捨生忘死,卻並不敢斷定今日這場大事的結局,而今聽到主上的準備如此充分完美,心中喜悅登時按捺不住。
有人抑制不住狂喜,偏偏又不敢隨意出聲,只能在心中默默唸誦秦王破陣樂:受律辭元首,相將討叛臣,殿下——不,陛下——果然海內無敵,算無遺策!
秦王仰首望天,他深知天幕玄妙,對天音道出的種種隱秘佈置並無意外,但心中百轉千回,卻不由有些疑慮:聽這天音口口聲聲“天策上將”、“才華”,似乎,似乎對自己還頗有善意?
而且……
“二鳳?”他喃喃道:“這又是什麼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