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 (第1/4頁)
千頃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酃蕖保�虼說諞慌鶵F…86A偵察機也就有了“蜜罐”的綽號。為了自衛,首批改裝的RF…86偵察機還是保留了部分武器。1951年12月,首批兩架RF…86A戰術偵察機正式投入戰場使用。
變身“菸灰缸”
在執行了幾次空中偵查任務之後,空軍裝備司令部和北美公司決定對現有RF-80A實施進一步改進,改裝計劃被命名為“菸灰缸”。他們在機頭上安裝了一臺焦距為61厘米的、傾斜的K-22照相機,另外還安裝了一臺焦距為91厘米的,垂直的K-24照相機。後一臺照相機的鏡頭軸與飛機翼軸平行,以便透過一面呈45度角傾斜的鏡子向下拍攝。有5架飛機(機號分別為48-195、48-187、48-246、48-257和48-196)接受了改裝。另外,美國人也保留了第6套照相裝置以作為48-217飛機的備用零件。1952年4月,改裝好的第一架RF-86A偵察機(機號為48-196)飛抵K-14空軍基地。到了5月份,第15戰術偵察中隊已擁有5架經過改裝的RF-86A偵察機,共執行了36次作戰飛行任務。
對於當時的具體改裝細節,外界至今知之甚少。由於在實戰過程中它們在接受接二連三的改裝,所以它們具體的配置也是不盡相同的。其中一些飛機(如機號為48-127的RF-86偵察機)進氣口邊緣上安裝了一臺K-14照相機。最初,一些RF-86A偵察機保留了兩挺機槍,但其它一些RF-86A偵察機上的武器則全都被拆卸下來了。
東北上空的幽靈:朝鮮戰爭中的RF…86偵察機(5)
“菸灰缸”計劃的實施分為三個階段:安裝照相機及相關裝置、測試和作戰評估。而作戰評估又側重於偵察機的縱深偵查能力和照相能力兩個方面。美軍希望“菸灰缸”偵察機能夠飛至清川江以北地區,在沒有戰鬥機掩護的情況下進行拍照並順利返航。事實證明,改裝後的RF-86A偵察機在這一點上十分成功,它能夠在缺少護航的情況下飛抵丹東防區並對大青島、丹東等特定目標進行拍照。
“乾草機”誕生
1953年,一批效能更為先進的F…86F…30戰鬥機在日本築城基地後方聯勤工廠被改裝成了RF-86F偵察機,改裝計劃被命名為“乾草機”。為了欺騙敵機,美國人還在不帶任何武裝的RF-86F機鼻部位畫上假的機槍射擊口。
1953年2月12日,駐金浦的第15戰術偵察中隊接收了首批RF-86F偵察機。RF-86F偵察機的照相裝置和 RF…86A“菸灰缸”的基本相同,機身前部安裝了隆起的擋泥板,以遮掩兩臺K-22照相機。K-22照相機呈半垂直形安裝在進氣管的兩側,其102厘米的焦距可以拍攝兩張23×23英寸(相當於一張23×46英寸)的底片。K-17照相機則垂直安裝在進氣管下面。K-22照相機承擔了主要的拍攝任務,而K-17照相機154毫米的焦距則使得照片判讀員能夠在更大的範圍內確定102厘米焦距所拍攝的影象的位置(焦距越長,拍攝範圍就越窄)。
差強人意的效能
客觀地說,RF-86偵察機的拍照效能只能算是差強人意。兩種焦距的傾斜照相機的拍照效果相當不錯,但垂直照相機的拍照效果實在無法讓人滿意。RF-86進行傾斜拍照的最大優勢就是其速度快,這就減少了其被地面高射炮火擊中的可能性。據悉,第5航空隊所有的正面傾斜照片都是由RF-86偵察機拍下來的。然而,正面傾斜拍照任務畢竟僅佔第67戰術偵察聯隊任務總量的3%。與之相比,RF-86偵察機垂直拍照能力就要差一些。美軍曾對37次偵察拍照任務進行了評估,認為其中6次的拍攝效果良好,18次的拍攝效果還可以,13次的拍攝效果不太好。一些照片的質量竟然差到根本無法辨讀的地步。此外,由於K-22照相機的拍攝範圍僅相當於RF-80偵察機或“女妖”偵察機所裝備的K-38照相機的一半。因此,如果要拍攝到RF-80偵察機出動一次所拍到的範圍,RF-86偵察機須出動兩次才行。
雖然RF…86偵察機在朝鮮戰爭後依然參加了不少偵察行動,但由於在拍照效能上有先天的缺陷,美國空軍最終還是很快選擇了RF…84F“雷電”作為下一代戰術偵察機。
亞洲的窺視者
冷戰初期的第15戰術偵察機中隊
“摘棉機”行動
朝鮮戰爭結束後,第15中隊並沒有因此刀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