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部分 (第4/4頁)
巴喬的中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鄧本人更“反動”的“第一號走資派”。這是一個具有顛覆意義的決定。*用三七開來評價毛澤東,但在當時的氣氛下,人們顯然對那三分錯誤更為印象深刻——一個神話般的人物竟然也有錯誤。四人幫也在這一年被宣判,而華國鋒在這一年辭去了最後兩個重要職務——中央委員會主席與中央軍委主席,由*與*分別接替。從1978~1984年間,中國的一切跡象都表明,我們不會再重返毛澤東時代。
如果你想了解這段歷史,沒有什麼比《*文選》第二卷更好的文獻了。這本445頁的文選精心選擇在1983年7月1日出版,收錄了1975~1982年*的主要講話,它與毛選一樣採取同樣的封面設計。與毛澤東的文風不同,鄧的講話顯得分外簡潔、樸素,政治學家鄒讜說它“有時甚至是漫談式的”。而比起毛對理論的愛好,*很少引用*理論家們的術語,鄒讜還發現斯大林與*、恩格斯、列寧被並列提了三次,斯大林還被單獨提到了三次,其中一次意味深長:“斯大林嚴重破壞社會主義法制,毛澤東同志就說過,這樣的事件在英、法、美這樣的西方國家不可能發生。他雖然認識到這一點,但是由於沒有在實際上解決領導體制問題以及其他一些原因,仍然導致了‘*’的十年浩劫。”
多年以後,人們往往習慣將*視作一場偉大的經濟革命的設計師。這種評價既低估了他,也誤解了中國社會。在過去的20多年中,我們只記住了“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社會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