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勁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前 言(1)
在管理諮詢這個行業中,我是一個很中國的另類。大約在5年以前,當同行們還在把那些從歐美引進的管理學理論奉為經典的時候,我開始冷靜下來,希望用中國傳統文化的視角,為現代的人與企業找到一條真正的出路。現在,我既不講X理論,也不講Y理論,我講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原生態理論。
中國5000年的文化史,其實也是一部管理學的發展史。文化對於人類社會和社會組織的作用,其實就是為了管理。文化是管理學的靈魂,沒有了文化,管理學就只剩下一具乾癟的軀殼。人們往往熱中於談論文化的表現形式,卻對它的實際功能視而不見,頗有些買櫝還珠的幽默。
之所以如此潛心於中國的傳統文化,是因為經常有人向我詢問生命的出路問題。這些詢問者包括被人們目為社會精英的企業家、經理人、白領職員,也包括普通的公司員工,以及即將進入職業生涯的新人類——畢業班的大學生們。他們生活在一個充滿矛盾和衝突的現實世界裡,一會兒躊躇滿志,一會兒混亂不堪。他們和我一樣,曾經看過大量的歐美引進版的管理學著作,但他們並沒有找到那條出路。在西方的管理學視野中,企業就是一臺賺錢的機器,除此之外,別無意義。
我開始用中西方文化對比的方式講解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管理學。我的論述也許很武斷,但學員們卻頗受啟發。這些特點在本書中都能看到。
從前,當人們面對中國的歷史和文化時,總是帶著一種批判的目的來研究它。在研究之前,你的結論已經準備好了,這樣的研究有何作用呢?你看到的只是一大堆等待批判的資料,卻錯過了真實。因此,當你進入本書之後,我希望你能夠忘記你的批判——你應該透過那些直言不諱的講述,對塵封已久的中國歷史和文化有一種清新的看法、以及許多恍然大悟的瞭解。
南北朝時期,有一個名叫張僧繇的畫家,在金陵安樂寺的牆壁上畫四條龍。這些龍畫得惟妙惟肖,簡直就像真的一樣活靈活現。人們往來觀看,都稱讚他畫得好。
張僧繇卻不以為然地說:“這些龍雖然栩栩如生,也不過是龍的畫像而已,有龍的形狀卻沒有龍的神韻。一旦它們有了那種神韻,就會變成真龍飛去。”
人們問他:“它們如何才能擁有那種神韻呢?”
張僧繇說:“難道你們沒有發現,這些龍都沒有眼睛?如果我為它們點上眼睛,它們就會立即閃耀出那種神韻。”
人們都覺得不可思議,嘲笑他吹牛。張僧繇微微一笑,舉起畫筆,為其中的兩條龍點上了眼睛。
頃刻之後,那兩條龍的眼睛裡果然閃耀出探照燈一樣的光芒。然後,它們張牙舞爪,活動了起來。就在人們驚惶失措之際,它們昂起頭來,大叫了一聲。一時之間,雷電交加,狂風大作,那兩條龍破門而出,飛入了層雲密佈的天空。
龍是中華民族的象徵,也是中國人的象徵。然而,如果你沒有眼睛,就會徒有龍的形狀而沒有龍的神韻,就不過是一條似是而非的龍。當你有了自己的眼睛之後,你才能變成一條真龍,你才能破門而出,在那茫茫雲海之中恣意遨遊,活出自己的精彩人生。
有眼睛的龍才是真龍,這是中國成語“畫龍點睛”的寓意。現在,帶上你的眼睛,進入這本書。不要批判,要發現。批判者無法發現真理,批判者只能自以為是,批判者只能故步自封……而在你的發現之旅中,卻佈滿了一連串的驚喜。
我們將談論快樂,將談論愛與創造,將談論一系列生命的奧秘,這在過去100多年的管理學著作中幾乎是一件不可思議的事。我們談論的這些,其實都與真實的人性有關。企業的出路說到底是人的出路,企業中的人也始終是管理學關注的主題,我希望透過我們的談論,為管理學的發展鼓吹一種返樸歸真的風氣。
無論在中國,還是在西方,管理者們都面臨著許多困擾已久的難題。例如:為什麼企業越大越脆弱?為什麼高薪請不到傑出的人才?為什麼忠誠的員工成了一個遙遠的神話?為什麼管理技術在不斷進步,管理難題卻依然層出不窮?在所有的難題中,最大的難題是:為什麼企業會成為老闆和員工互相利用、彼此折磨的人間地獄?
。 想看書來
前 言(2)
幸運的是,這些現代管理學無法開啟的死結,卻能夠在中國的傳統文化中輕而易舉地找到解決之道。這個解決之道,就是本書中所敘說的原生態理論。什麼是原生態理論呢?就是基於真實人性的管理理論。這個理論認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