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勁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跎噠�親暈乙饈兜南笳鰲�
自我是社會化的產物,是一種病態。佛教徒的修行,就是為了放下自我,迴歸於天真和健康。當自我意識消失之後,佛洛伊德的“性本能”也會隨之消失。因此,和尚和尼姑住在一起,他們之間沒有性別、只有純潔的友愛。
聖地亞哥不是佛教徒,也不是洞悉人性的聖哲,他需要一個女人證明他的自我。出於同樣的需要,一個女人走進了他的生活,成為他的配偶。
楊振寧的黃昏之戀
談到男女關係,2004年發生過一樁頗具轟動效應的新聞事件:聖誕節那天,82歲的物理學家楊振寧教授與年僅28歲的女孩翁帆在汕頭市民政局涉外婚姻登記處領取了結婚證。不久又有新的訊息傳出,楊振寧在蜜月中成功使得少妻受孕,並給小孩起名叫###。
由於男主角是知名學者,新郎與新娘之間的年紀又相差過大,訊息傳出之後,非但轟動華人社會,甚至引來眾多外國媒體的爭相報道。有趣的是,路透社把這則新聞刊登在“奇聞異事”(Odd)的專欄中。楊振寧教授大概沒想到,他的黃昏之戀會成為外國人眼中的趣聞吧?
正當天下人爭說楊翁之戀的時候,楊振寧的家人卻普遍保持沉默。他的弟弟楊振漢在接受香港《文匯報》採訪時說,他只能向哥哥表示祝福,不能做出任何評論。那麼,楊振寧自己又是如何評價這樁婚姻的呢?
楊振寧形容這個年輕的女孩是“上帝恩賜的最後禮物”,並聲稱她“給了我的老靈魂,一個重回青春的歡喜”。許多媒體向他質詢“上帝恩賜的最後禮物”是什麼意思,但他拒絕回答。
一個年輕貌美的女孩,怎麼忽然變成了“上帝恩賜的最後禮物”呢?難道上帝會做出這種缺德事嗎?當然不是,是楊振寧的自我意識在說話,他認為他得到了這個年輕貌美的女孩,這個年輕貌美的女孩成了他證明自我的道具。
如果楊振寧在愛著,他的眼裡就只有那個女孩,他會尊重她的人格,絕對不會把她視作一件禮物。如果楊振寧在愛著,他就會為女孩一生的幸福著想,他會關心她的成長,他會為她的成長提供無微不至的支援和幫助。如果楊振寧在愛著,他的眼裡就只有那個女孩,他會忘我地愛她。但是,他沒有愛她,他關心的不是她,他關心的是他自己。他把她視作一件禮物,一點也不關心她的感受。
中央電視臺記者王志對他說:“其實,我們都很希望楊先生幸福。能不能幫你的妻子說句話呢,她愛你什麼呢?”
楊振寧愣了一下,回答說:“我們沒有仔細討論過這個問題。不過我猜想,她覺得我這人很純、很真,我想這是她主要欣賞我的地方……這是我的猜想。”
直到現在,我們無法得知這對新婚夫婦之間更多的情感內幕。直到現在,那個女孩還在逃避記者們的質詢。如果她是快樂的,她就會有許多愛的感悟。如果她是幸福的,她就會把她的幸福告訴所有關心她的人。她在逃避什麼呢?
電子書 分享網站
出於需要的愛
馬斯洛把愛劃分成兩種,第一種叫“出於匱乏的愛 (deficiency…love) ”,第二種叫“存在的愛(being…love)”。路易士也將愛分為兩種:“出於需要的愛(need…love)”和“贈與的愛 (gift…love)”。很好,他們注意到了愛的兩種層面。
“出於匱乏的愛”和“出於需要的愛”其實是對愛的索取。你匱乏,你需要,你利用她,你操縱她。她也在試圖利用你、操縱你。你們相互利用、相互控制、相互佔有對方,把對方當作一種日常生活用品。即使你們踏上婚姻的殿堂,也不過是為了合法地利用對方的身份、財產和身體。是的,男人有許多用途,女人也有許多用途,你們彼此需要,但那不是真正的愛。“出於匱乏的愛”怎麼是真正的愛呢?“出於需要的愛”怎麼是真正的愛呢?那不是愛,那是愛的贗品。多麼幽默啊,原本能夠開啟天堂之門的愛,最後卻開啟了地獄之門。
當兩個“性本能”的男女走到一起來的時候,他們都只有“出於匱乏的愛”和“出於需要的愛”。他們沒有愛,他們是那樣強烈地需要愛,以致於他們會如飢似渴地佔有著對方。他們在榨取,你爭我奪,但他們還是沒有得到最初所期望的那種愛,他們失望了,彼此憎恨。
剛剛來到這個人世間的小孩子,對於母親的愛也是一種“出於匱乏的愛” 和“出於需要的愛”。他需要母親,他依賴母親,沒有母親他無法活下去。他愛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