匆匆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都集中到西南準備迎擊漢軍,而東北防守出現了空隙,朱乘虛而入,攻破宛城大城。
韓忠見大城已破,只得率殘部退守小城,並向漢軍求降。漢軍司馬張超、荊州刺史徐、南陽太守秦頡等人都同意接受投降,但主將朱認為黃巾軍起於內部叛亂,不同於外敵。如果接受投降,就等於縱容了叛亂分子有利就造反,不利也可以投降保命的僥倖思想,必將造成更多的新叛亂,因此拒絕了韓忠的投降。
據守小城的黃巾軍見投降無路,只得拼死守城。朱見黃巾軍死守不下,遂撤圍不攻。韓忠見漢軍撤圍,率軍突出城外準備轉移,黃巾軍一出城就遭到漢軍圍攻,被斬首萬餘人,韓忠本人也被南陽太守秦頡所殺。其餘黃巾軍見無法突圍,又退回城中,推孫夏為首領。
漢軍急攻,未來將聞名天下的猛將,現在的小軍官司馬孫堅,率眾先登,攻克城池。孫夏率部潰圍而走,漢軍追至西鄂精山,又一次大破黃巾軍,斬首萬餘級。
孫堅,字文臺,吳郡富春人。十七歲時,其父帶他乘船前往錢塘,路遇海盜胡玉等打劫商旅,在岸上分贓。行船恐懼,皆不敢進。孫堅對父親道“此賊可擊,請討之!”其父大吃一驚,這是你幹得了的嗎?小孩子家,瞎鬧騰什麼!見父親不允,孫堅自行提刀上岸,大呼小叫,東西指麾,盜賊們大吃一驚,以為官軍大隊來了,紛紛逃散。孫堅追擊,斬殺一人。從此,這個十七歲的少年便聲名大顯。後又自幕精勇千人,隨官軍討平自稱“陽明皇帝”的會稽妖賊許昌父子,以勇猛聞名,隨即被朝廷授官鹽瀆丞,進入仕途。此次“黃巾起義”,朱慧眼識人,力請以孫堅為佐軍司馬,他果然立下赫赫戰功。
至此,幾支最主要的黃巾軍,都被一一撲滅了。為了紀念討平黃巾的赫赫武功,漢靈帝決定改元中平。
。 最好的txt下載網
五、大耳賊的黃巾時代
黃巾之亂的意義,不僅在於其本身,更在於這次起義在歷史上所掀起的滔天巨浪。
中國歷史的天空中,因此而增添了許多燦爛的星光。
有那麼一位大英雄,據說祖上很了不得,不過到他這一代,已經落魄得不行了。他爹死得早,雖說也曾舉孝廉,做過官,不過只混到縣令就去世了,沒給他們孤兒寡母留下啥家產。
他們母子只能靠“販履織蓆”過日子——所以後世有些大不敬的傢伙說他是個賣草鞋的,其實這不夠準確,因為他還兼賣草蓆呢!那些空有“四世三公”的家世,卻被人貶為“冢中枯骨”的傢伙,對此應該汗顏了。
他家東南籬上,有顆桑樹高五丈餘,遠遠望去,童童如車蓋,據說是家出貴人之相。大英雄小時候,和其他小朋友胡鬧,在樹下做遊戲,大言炎炎道:“吾必當乘此羽葆蓋車!”被他叔父聽見了,嚇一大跳——那可是皇帝的專車啊!免不了敲打他一下,警告道:“汝勿妄語,滅吾門也!”
十五歲那年,他在同郡前輩盧植那裡求學,有個同窗好友,叫做公孫瓚,出自遼東望族。他一生事業的起點,就是結識了這個同窗。然而這位大英雄,當時顯然不是個讀書的料,追求享樂,還頗有點玩物喪志——然而,年輕人,哪個沒有荒唐過呢?
他長得有點畸形,手長過膝蓋,耳朵也大得離譜——據說眼睛能看到自己的耳朵——所以後來被人送了個綽號“大耳賊”。
大耳賊年輕時,好結交豪傑,當地的惡少都願意依附他,如嗓門奇大,一聲喝斷長坂橋下水的殺豬匠張飛。還有一些外地逃犯也跑去入夥,其中有一個山西人,後來混到漢壽亭侯。
說實話,把歷史的紀錄讀來,總讓人疑心他們是在道上混——說得小,是提著菜刀收保護費的,說得大,就是土匪了。那時候,他們還不是那些照亮歷史天空的璀璨恆星。
這才是真實的而非演義的歷史。
中山大商人張世平、蘇雙經常來他家鄉涿郡販馬,為了求個太平,免不得要給這些地頭蛇點好處。大耳賊靠著這些好處費,居然糾合起一支小部隊來。
黃巾起事後,天下翕然,人們免不了要有個抉擇,即便像大耳賊這樣的小毛賊,面前也擺著三條路:
第一條,繼續當土匪,這是危險性小,但也非常沒志向的抉擇;
第二條,跟隨黃巾軍一起造反;
第三條,響應政府的號召,從軍擊賊。
大耳賊雖然本身就有“賊”的嫌疑,但他向來自認為是漢朝宗室,自然不屑於參加黃巾,於是他就帶著自己的小部隊去投軍討“賊”,歸在校尉鄒靖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