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月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這至少也要用去二十個吧!還有舉薦入仕的官員,那崔侍郎給我算一算,還會剩下幾個?”
說到這裡,張煥猛地向大殿外一指,厲聲道:“可崔侍郎是否知曉,就是此刻,正有十餘萬經過十年寒窗苦讀計程車子們在考場之上苦苦做題,今天這項門蔭制度對他們是否公平?難道就是因為他們不是出身名門?難道就是因為他們沒有一個在朝中為官的父親嗎?”
大殿裡一片寂靜,彷彿所有人的呼吸都停止了,只聽見大殿裡不時傳來斷斷續續的咳嗽聲,崔圓緊緊盯著張煥,臉色陰晴不定,而裴俊依然是眼睛微合,臉上沒有半點表情。
崔寓的臉則一陣紅一陣白,半晌才道:“張都督有些危言聳聽了,十幾萬人應考不假,可按照慣例最多也只有百人中進士,吏部再進行選官,至少還要刷去一半,這樣到最後其實也不過五十餘人,這次門蔭人數雖然多了一點,但因為是第一次,以後就不會這麼多,所以吏部可先將這次多出來的進士授候補、散官之職,待明年有空缺時再一併補官,如此也就解決了張都督所擔心的問題。”
“解決了問題?”張煥搖了搖頭,他長長地嘆了一口氣對百官道:“崔相國、裴相國、各位尚書、各位大臣,我大唐從太宗皇帝起便確立了以科舉取士的國策,歷經一百餘年,無論是日本、新羅還是西域胡人都可以參加科舉,正是這種博大的胸襟和公平的制度,使我大唐因此人才輩出,先後有貞觀之治和開元盛世,可到了今天,竟然要重定門蔭制度,讓那些只因出身名門,卻無半分才能的人擠身高位,而將無數才華橫溢只因出身貧寒的俊傑之士拒之門外,長此以往,這必將毀了我大唐的立國基石,這也就是本人堅決反對新門蔭制度的理由。”
說完,張煥轉身對崔小芙再次施禮道:“臣懇請太后下旨否定此提案,不必交與內閣討論!”
“張都督說話未免太武斷,自己不喜便要請太后否定相國之案,視朝堂百官如草芥乎?”從朝班中走出一人,身材魁梧,語氣冷厲,卻是兵部尚書韋諤。
張煥見韋諤出來,他疾速瞥了裴俊一眼,只見他雙目微張,眼睛裡竟閃過一絲難以捉摸的笑意,張煥會心一笑,便走上前淡淡地問韋諤道:“請問韋尚書,張煥哪裡說錯了?”
..........
(明天爭取兩更,求月票!)(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readnovel。,章節更多,支援作者,支援正版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