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寞劍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馬氏改良版投石機的研製過程並不順利,由於馬躍只能提供簡單並且模糊的概念,甚至連絞盤該安裝在拋石機的前部還有後部,絞起的配重該以什麼機構來支撐等等細節都弄不清楚,而這種改良的投石機可以說和這前的人力牽引式投石機完全不同,所以負責具體制作的陳群只能在不斷的試驗中逐漸完善。
由於馬氏改良版投石機的打擊目標是吳、楚水軍的大型樓船,所以這種投石機拋送出去的石彈必需足夠重,才能確保鑿穿水軍戰船的船艙,從而給予吳、楚水軍以重創,投石機的拋送距離也必須超過普通弓箭的射程至少一半,這樣才能先發制人。
陳群做過簡單的試驗,只有超過兩百斤(給合四十公斤)的石塊從五丈以上的高空墜下,才能擊穿與水軍戰船艙壁、甲板等厚的木板,考慮到戰船內壁和甲板底部往往都有加強橫筋的支撐,因此實際所需石彈的重量至少需要三百斤(約六十公斤)。
而普通弓箭的射程一般為百步,超過一半就是一百五十步(約225米)。
也就是說,馬氏改良版投石機至少要將三百斤重的石彈拋送到一百五十步以外,這就需要極其堅韌並且擁有足夠長度的杆臂,陳群經過反覆試驗發現,單體杆臂在自身重量和大小受到限制的前提之下,很難承受如此巨大的衝擊。
正當陳群束手無策時,蒯良給了他極為重要的建議,酷愛建築藝術的蒯良從房梁結構中得到啟發,建議陳群製作複合式杆臂,其原理就是以兩根相對較細、較輕,並行排列的縱向杆臂為主體,在兩根杆臂中間橫向支撐大量的加強橫筋,然後外表面再裹以獸皮,以獸筋纏緊,獸筋風乾時會自然收縮,就能將兩條杆臂以及中間的加強橫筋緊緊裹為一體。
這樣製作出來的複合式杆臂,無論是其強度還是彈性都將大大增加,尤其是它的重量要比實心單體杆臂輕便得多,因而在發射時也更為輕便、快捷。
陳群採納了蒯良的建議,經過幾個月的反覆試驗,終於製作出了一具粗陋的樣機。
樣機制成之後,陳群試射了幾次效果還算不錯,便邀請馬躍及文武百官同來觀摩。
洛陽東效的工場內外,此時的戒備竟是格外的森嚴,三丈多高的寨牆上佈滿了金戈武士,出入工場的前後大門更是三步一哨,五步一歲。除了原本就一直駐紮在這裡的三千禁衛軍,又增加了衛將軍典韋率領的三千御林衛,近六千涼軍精銳已經完全封鎖了整座工場。
沒有天子聖諭,任何人等不準出入,閒雜人等膽敢靠近工場十步以內者,一律殺無赦!
工場內。
涼太祖馬躍以及賈詡、李肅等文武百官正圍著一架龐大的器械嘖嘖稱奇。
這架器械足有四丈許高,底寬兩丈許,前後縱深幾逾五丈,器械的頂端以巨大的絞鏈固定一條足有五丈許長的巨型杆臂。
杆臂的前端高高翹起,上面壓著一隻巨大的籃子,籃子裡盛滿了石塊,看那隻籃子長寬高皆有一步許,裝在裡面的石塊累加怕不有幾萬斤重(2噸~10噸之間,體積在四立方米以內),籃子被兩條巨大的鐵鏈牢牢拴住,鐵鏈透過投石機頂部的滑輪延伸至底部的活動支撐上。
投石機發射時,士兵只需要砸開活動支撐即可。
杆臂的後端幾乎壓到了地面上,頂端同樣固定著一隻籃子,不過卻要小得多,籃子裡擺放著一塊經過專門打磨的四面三稜青石(四面體,金字塔形),顯然,陳群對這具投石機很是傾注了一番心血,甚至連石彈的形狀也改良成了最具殺傷力的四面三稜形。
在天子及百官期待的眼神中,陳群深吸一口氣,高舉的右手狠狠落下,喝道:“放!”
“平!”
士兵操起鐵錘重重砸在活動支撐上。
令人窒息的死寂中,陡然響起了刺耳的機括呻吟聲,幾萬斤重的石塊迅速墜地,龐大的投石機支架劇烈地彈了一下,伴隨著淒厲的尖嘯,石籃裡放置的,重可三百餘斤的四面三稜青石已經脫離了石籃往空中高高拋起,然後在空中翻翻滾滾地向前飛出將近兩百步遠才勢竭墜落。
“轟!”
一聲巨響,凌空砸落的四面三稜青石準確地命中了陳群事先讓人準備好的小型“靶船”,頃刻間就將“靶船”的桅杆連同甲板砸得粉碎,碎裂的木板和折斷的桅杆四處亂飛,煞是壯觀,圍在馬躍身邊觀看的文武百官轟然歡呼起來,馬躍也不禁喜形於色。
“陛下,列位大人請稍安勿躁,待天色漸黑投擲火油罐,到時候烈焰焚空,那場面才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