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部分 (第1/4頁)
攝氏0度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秦之無道兮四海枯,築長城兮遮北胡。
築人築土一萬里,杞梁貞婦啼嗚嗚。
上無父兮中無夫,下無子兮孤復孤。
一號城崩塞色苦,再號杞梁骨出土。
※虹※橋書※吧※BOOK。※
第35節:萬里長城(5)
疲魂飢魄相逐歸,陌上少年莫相非。
在唐代空前增多的孟姜女故事中,尋夫哭倒長城之後,孟姜女的命運出現了三種結局。一是秦始皇為孟姜女的忠烈之情所動,厚葬範杞良(原來孟姜女丈夫姓〃杞梁〃,名〃殖〃,現在姓〃範〃,名〃杞良〃了。後世範郎的名字有〃範希良〃、〃範四郎〃、〃範喜郎〃、〃萬喜良〃多種變異),嘉獎孟姜女。二是範、孟二人是星宿下凡,如今災難已滿,重歸天庭。三是孟姜女送寒衣哭長城後,與秦始皇面對面地抗爭,為夫報仇、替己出氣,最後從容赴死。其中以第三種結局最為典型。
〃孟姜女哭長城〃的故事如果被當作歷史文獻來看的話,問題很多。其中,最重要的有兩點:第一,史書無載。史書記載的只有《左傳》中的杞梁妻,且與哭長城無涉。第二,長城焉能哭崩?漢人王充在《論衡·感虛》中就對杞梁妻哭崩城一事提出質疑……〃夫言向城而哭者,實也;城為之崩者,虛也。〃〃夫草木水火,與土無異,然杞梁之妻不能崩城,明矣。〃然而,民間故事就是有著這麼強大的生命力,把一段與秦始皇修長城毫無關係的歷史,一步步地演變為揭露秦始皇修長城暴政的民間故事。這究竟是為什麼呢?民間故事是民間輿論的產物。民間輿論與官方輿論、學術評價不同。〃孟姜女哭長城〃的故事有著如此強大的生命力,至少反映了相關民間輿論的三個方面:
一、秦始皇是暴君;
二、修建秦長城是秦始皇的暴政之一;
三、〃孟姜女哭長城〃表達的是中國民間百姓對暴政強烈的、無聲的抗議。
在漫長的中國封建社會里,普通百姓沒有話語權,沒有言論自由,也沒有直面抨擊統治者的條件與能力,因而民間故事便成了他們婉轉表達自己心聲的工具。正因如此,各種各樣的民間文藝都選取這一題材,表演這個故事。中國封建社會普遍存在各種各樣的暴政,處於弱勢群體的普通百姓對於以皇帝為首的封建暴政又無可奈何,於是〃孟姜女哭長城〃的故事正好給了他們一個傾訴的平臺,所以,這個故事便越傳越廣,越傳越豐富。此時,〃孟姜女哭長城〃故事中的秦始皇已經和歷史上的秦始皇沒有太大關係了。〃秦始皇〃只是一個文化符號,是歷史上所有暴君的統稱;〃修長城〃也是一個文化符號,是歷史上一切暴政的集中代表;而〃孟姜女〃也是一個文化符號,是無數百姓反暴政的一種心聲表達。〃孟姜女哭長城〃是天下百姓反暴政的一種悄無聲息的強烈訴求。
萬里長城今猶在 功過是非任人說
歷史上所謂的孟姜女哭的並不是秦長城,而是山東的齊長城。〃孟姜女哭長城〃的故事,其實與秦始皇並沒有直接關係。然而,這個源遠流長的民間傳說,反映了歷代廣大勞動人民對於封建官府不惜民力給人民增加過重負擔的憤怒與抗議,只不過把矛頭的焦點都對準了秦始皇修築的萬里長城。那麼,拋開民間傳說,應該如何歷史地看待秦始皇所修的萬里長城呢?
※BOOK。※蟲 工 木 橋 虹※橋書※吧※
第36節:萬里長城(6)
第一,修長城和出擊匈奴是秦始皇兼併六國之後進一步統一中國的必要舉措。
秦始皇用兵匈奴並不是一個孤立的事件。在對北方的匈奴人用兵之前,秦始皇三十年(前217)曾大規模出兵百越。百越是遍及今浙江、福建、廣東、廣西的少數民族部族。秦始皇動用了五十萬大軍平定百越。
進攻百越是秦始皇統一天下戰爭的一種延續。滅楚並不意味著大秦帝國的勢力已經到達帝國的全境,今浙江、福建、廣東、廣西當時還不在秦始皇的掌控之中。秦始皇的野心是統一全國,不僅僅是六國統一於秦,而是整個中國歸於秦。在秦始皇的眼中,大秦帝國疆界的最南端要到達海邊,因此,臨海的百越地區就成為了秦始皇覬覦的目標。
秦始皇發動五十萬大軍南征。為了保證南征百越後勤保障的順利,在今廣西興安縣修建了靈(零)渠(興安運河)。這條運河引湘江水進入灕江,接通了長江和珠江兩大水系,也保障了南征軍的水路運糧通道。
平定百越的戰爭並非一帆風順。由於百越的頑強抵抗,戰爭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