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是要尋,就算打完我們這三代,也是值得,說什麼尋好還是不尋好?”
眾人遁聲望去,是來自上渡的文輝公。文輝公也年過六十了,氣色比兆延公好,文輝公剪很短的鬍鬚,但腦後長一溜頭髮,象半個椰子殼。
“兆延三哥又不是說不尋,文輝五哥不要領會錯了。”有人說。
“兆延三哥說的也是實在,”又有人說,“隔了幾百年不尋,現在要進入人家墓界內尋,確實是難,情理上也有點說不過去。”
“幾百年不尋,現在有線索了又尋,有何不可?”有人馬上反駁說。
春褀公提醍大家千萬不要內訌。
於是眾人都冷靜下來討論,有人估計,當年太公們尋墓,可能刨的不夠深,偷懶,因而沒能尋著。此言一出,有人要笑,被春褀公止住了。會議又嚴肅起來。最後一致透過,儘早和李姓協商,爭取李姓人同意,李姓人若不同意,再作打算。
春瑞公說,“明天正巧樹祥老父八十一大壽,我們都去吃杯壽酒,和樹祥拉拉關係,到協商時也好講話些。”
眾人都表示在理。
眾人又聊些別事,已是子時時分,春褀公宣佈散會,安排兆延公等人到張屋各家分散住下。
第二天,一大早,竹山頂上的地炮就響起來了,好象在告訴村人,樹祥老豆超賢公八十一大壽,大夥兒來飲囉!
當年,梅令村李族有二堂炮,一堂地炮一堂沖天炮,每堂三尊,每尊三響,炮是用生鐵鑄成,在炮肚裡裝上火藥,點著底座的引信,火藥爆開,就發出巨大的炸聲,點炮的人稍微膽小,事先須用棉花塞著耳朵,否則,被震顫不算,還有被震倒的。按規定,村中紅白喜慶之事燒地炮,叫“常炮”,兵來匪到之時燒沖天炮,叫“事炮”,“常炮”與“事炮”不同,“事炮”又與“要事炮”、“緊事炮”、“急事炮”、“緊急事炮”不同,“緊急事炮”燒的是沖天炮,飛在空中炸開,一炮三響,響聲傳的更遠。那年代,梅令村人紅白喜事、婚喪嫁聚,都喜歡燒地炮助場,張、梁、戴、黃各姓,有事來借地炮,李族人從來都不吝出借。樹祥公有錢,每年田租千鬥計,所以樹祥公不但燒炮,還請來醒獅、吹打佬,炮響鼓震樂鳴,熱鬧非凡,整條村烏雀亂飛、屋動瓦松。
看看時候,將近午時,春祺公收集好利市,帶領一眾張姓人上竹山頂。
雄盛因為孃舅家那頭有事,使人來請,不能不去,就給了春褀公紅包錢,讓春褀公代封紅包去樹祥公處,人卻要往孃舅那頭。
隔離鄰舍紅事有飲,人不到禮到,這也說得過去的。
抄近路,大夥兒經“張李橋”上竹山頂。
當時,梅令村李、張、梁、戴、黃各姓,只張姓人住水渠底石子洲,李、梁、戴姓都在水渠面,黃姓在石道里面。
張李橋橋寬六尺,長丈餘,青磚作墎,石板鋪面,是梅令村李姓人為方便張姓人過來為李姓人做工由李姓人出錢、張李兩姓人共同出力建成的,橋兩頭各立一塊石碑,張屋那頭石碑一個“張”字,李屋這面石碑一個“李”字,字型箥箕大小,精工刻造,佐以紅漆著色,煞是醒目。
當年,梅令村張姓人田少,多是沒有田地的,李姓人多人有田有地,族中還有族田,族田的田租就用以族中拜祭和供養民團,民團由青壯後生組成,尤以李姓人居多,其他各姓也有。兵荒馬亂時期,匪惡盜兇,散兵遊勇,亦為常見,梅令村民團在抗匪防盜,抵禦過路的散兵遊勇方面,確實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李姓人田多地廣,張姓人除了租種李姓人的田地,還經常上竹山頂來為李姓人做工。
李姓人最有錢的是恆才公,為方便佃戶交租,恆才公專門鋪了一條從下士村經上士村到梅令村直上竹山頂入汶水的靑石板路,綿延十多里。恆才公有女說定藤縣太平人家,有人笑恆才公女嫁藤縣太平,出入不便,恆才公又即時修路,逢山過山,逢水架橋,一條青石板路又從梅令經大雲嶺腳過全村界鋪到太平直至親家門口【此路直至現在,還方便著全村界兩邊的人來往】。
樹祥公沒有恆才公田多,但也不少,田租也有千鬥,也得請人幫工。
恆才公和樹祥公谷多糧多,旱澇天災時期,政府也得來人問恆才公和樹祥公借糧借谷,近年,政府問恆才公借糧,還敢聲大聲細,連唬帶嚇,但問到樹祥公,就得低聲下氣,無他,樹祥有一親侄,乃李族第十八代世孫李茂亮,在白崇禧麾下當師長,平【平南】藤【藤縣】桂【桂平】三縣赫赫有名,深得白崇禧器重,茂亮老母親六十大壽,白崇禧還送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