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邊的寒冷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恚�飧鍪慮榫兔環ń餼雋恕S謔牽�攔飠實勐�岬厝隙ň��蟪肌拔蠡崾�狻保�笆凳羥殺紜保�桓���蟪莢俅畏直緄幕�幔�⒓醋齔鼉齠ǎ航�薪頡⒋骶��矯�彀嗑��蟪加枰越鄧募洞Ψ鄭�煩鼉��Α�
道光皇帝是在借題發揮,從處理的過程來看,其中無理之處不少:
1、關於乾隆皇帝的出生地問題,乾隆和嘉慶說法不一,這是意見分歧的根源,不能怪軍機大臣,最多隻能責備他們知識面不寬,沒多找幾本參考書讀讀;
2、道光皇帝自身有失察的責任,《遺詔》畢竟已經審閱認可,他沒有把好關,將責任全部推給軍機大臣是過分之舉;
3、從常理可知,這道包含有“錯誤”遺詔的擬定者肯定不是當頭兒託津、戴均元,應該是他們的屬下、在軍機處班次靠後的軍機大臣。託津、戴均元兩位領班沒看出問題,固然有責任,但你道光帝不是也沒看出來嗎?結果那些起草《遺詔》的人未被深究責任,託津和戴均元卻被攆出了軍機處,確實難以服眾。
或許是出於以上歉疚的考慮,道光皇帝到此為止,再也沒有糾纏這個問題。託津死於道光十五年,終年81歲。戴均元死於道光二十年,終年95歲。而乾隆皇帝出生地的分歧經道光皇帝這番折騰,搞得天下皆知,以致成了清宮疑案,至今無人能解。
此次“遺詔風波”表面看沒有掀起大的波瀾即宣告結束。所以,讀清史的人往往對此有所忽略。但其實,這絕不僅是君臣之間個人恩怨的反映,更重要的是道光皇帝對政府實行了一次有目的的改組,道光皇帝在令託津、戴均元退出軍機處之時,命曹振鏞在軍機處行走。
三個月後,曹振鏞榮升軍機處領班、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學士。從那之後,他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位極人臣,不折不扣。此後,曹振鏞執掌軍機處達15年之久,基本上確立了道光王朝的政治風格和用人標準。
今天看來,曹振鏞的知名度已經不大,知道他的人不多,因為他是一個做官不做事的人。
但是若論有清一代,三百年間誰在位時間最長,誰的仕途最平坦,誰最會做官,可以說非他曹振鏞莫屬,縱覽清朝一代,無出其右者。他的仕途堪稱一馬平川,步步高昇,無災無難,年屆80歲才退休,當官長達52年。
然而,曹振鏞一生基本沒有建樹。民國初年纂修《清史稿》,在寫《曹振鏞傳》時,僅用七百多字就描繪出了他的一生。雖然,他當了五十多年的官,而且位極人臣,可是一提筆才知道,除了一生履歷以外,真是毫無可圈可點之處。
【多磕頭,少說話】
很多人知道清朝官場有一句做官的訣竅——“多磕頭,少說話”,這就是曹振鏞為官多年的座右銘,並奉為圭皋。在這裡,“多磕頭”是肢體語言,表示順從、謙恭;“少說話”是指對朝廷大政少發表意見,多聽皇上的,要言聽計從。這六個字真是言簡意賅地概括了做官訣竅。雖然說曹振鏞一生沒有什麼豐功偉績可以名垂青史,但由他總結的“做官六字訣”卻可以因“恩惠”後人而“流傳”百世了。 。 想看書來
二、遺詔風波(6)
曹振鏞一生坦途,平步青雲,肯定不會一無是處。他確實也有不少長處,比如事必躬親,謹小慎微,尤其注重細節。無論是承書聖旨,撰寫奏摺,還是批閱翰林文章,無不反覆閱視,一筆一畫的錯誤,必定予以改正。
在今天,各大企業紛紛學習的細節決定成敗論,在曹振鏞早已身體力行。同時,這位曹大人待人和氣,親近平易,從來不擺官架子。宮裡門多,左一道右一道,每過一道門,必定是與其他人拉拉扯扯地謙讓一番。話說某日,他與某位皇族在宮裡相遇,在門口彼此謙讓,結果誰也進不去,惹得人家不耐煩,生氣地說:這是朝廷,不是你家!眾人大笑。曹振鏞鬧了個大紅臉,依然笑容可掬。此外,曹振鏞操守好,不受賄,學問也不錯。
這樣說來,曹振鏞是個“好好先生”了。其實,他還是個大滑頭,以“不求有功,但求無過”為宗旨,做官從不自作聰明,更不願負責任。譬如,某日道光皇帝考試翰林,出一道題誰也不解。連題都看不懂怎麼作答?於是,道光皇帝怒斥翰林不學無術,又問曹振鏞,你懂不懂?曹振鏞仔細看了幾遍,表示也不懂。實際上,他是裝不懂,不願得罪眾翰林。
還有一次早朝結束後,道光皇帝偏偏把曹振鏞留了下來,偷偷諮詢他雞蛋多少錢一個?皇帝怎麼問起雞蛋的價格來?曹振鏞腦瓜一轉,立即明白了,皇帝讓御膳房給算計了,大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