瞎說唄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敲打著門窗, 水流如注。白亮尖利的電火在破棉絮似的黑雲上呼啦啦地燃燒。隆隆的雷聲 幾乎分不出個來,使人感到一種難耐的窒悶。
“老李,我看今晚這個仗不能打,咱們是不是給野司(晉察冀野戰軍司 令部)首長髮個電報,說明一下情況。”
2 縱隊司令員陳正湘雙臂交叉抱在胸前,眉心緊蹙,不安地望著坐在炕
桌旁的政委李志民。 “我也有這個考慮,地形我們不大熟悉,敵情也摸得不透,又趕上這麼
惡劣的天氣,戰鬥力肯定會受影響。毛主席說,不打無準備、無把握之仗。
我同意你的意見,立即給野司拍個電報。”
晉察冀野戰軍是在朱德、劉少奇的倡導下成立的。
1945 年秋,綏遠戰役期間,晉察冀軍區曾組建過野戰軍,下轄 3 個縱隊, 後稱晉察冀第一野戰軍,聶榮臻兼司令員兼政委。爾後,因形勢需要,又組 建了第二野戰軍,蕭克兼司令員,聶榮臻兼政委,下轄五個縱隊,主要任務 是保衛熱河、保障通往東北的冀熱遼走廊。至 1946 年 11 月,由冀熱遼走廊 進入東北的部隊達 11 萬人,幹部 2 萬人。
1946 年冬,第一、第二野戰軍同時奉命撤銷,領導機關與晉察冀軍區合
並,作戰時由軍區臨時組織前方指揮所。1947 年春天,劉少奇和朱德東渡黃 河,來到晉察冀,經過一段時間瞭解,他們發現野戰軍司令部與軍區司令部 合併後,既不在前方,也不在後方,各縱隊之間處於一種聯合作戰的形式, 各旅乃至各團都有自己的後方,繳獲資財、俘虜訓練、傷員治療、後勤供給 都各顧各,整個戰爭機構和制度並未建立起來。
為改變這種狀況,適應大兵團運動作戰的需要,朱德在 1947 年 6 月 1 日給中央的報告中,提出了重新組建晉察冀野戰軍的建議。6 月 3 日,在劉 少奇給中央的報告中,也提出有必要將晉察冀部隊進行一次改組,以形成一 個統一的戰鬥集團。中央軍委同意了朱德、劉少奇的建議,決定組建晉察冀 野戰軍。
7 月底,晉察冀野戰軍在河北定縣的一個小村子裡宣佈成立。由楊得志 任司令員、羅瑞卿任第一政治委員、楊成武任第二政治委員、耿飈任參謀長、 潘自立任政治部主任。
大清河戰役,是野司成立後的第一仗。 新官上任三把火,晉察冀上上下下十幾萬雙眼睛都盯春這一仗。 按照野司的部署,2 縱的任務是渡過大清河後,向大清河北的板家窩攻
擊前進。一部兵力攻擊板家窩,力爭殲滅守敵 16 軍軍部和 81 團兩個營,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