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ossorigin="anonymous">

高月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心中轟然狂喜,自己可以搬去東宮了嗎?從開元二十六年他就盼望著這一天了,沒想到竟然會在天寶六年除夕夜實現了,他強烈剋制住內心的喜悅,謝恩道:“父皇的恩典,兒臣銘刻於心。”

李隆基笑了笑,又對慶王李琮道:“琮兒,聽說你很有長進,這讓朕感到十分欣慰。”

李琮慌忙道:“父皇,兒臣從前是誤交匪人,一時糊塗,兒臣這兩年才幡然醒悟,決定痛改前非,決不讓父皇失望。”

“你們廣交朋友,朕是允許,但一定要交到有識之士,要多結交大唐的棟樑才俊,這樣,你們才不會誤入歧途,你是長子,這一點更要以身作則,明白嗎?”

李琮聽父皇的意思,似乎是允許自己廣納賢才,他心中大喜,連忙道:“兒臣謹記父皇的教誨。”

這時,高力士從側門匆匆走了進來,在李隆基耳邊低語幾句,李隆基一怔,問道:“死傷多少人?”

“老奴也不清楚。”

“立刻宣李林甫和京兆尹蕭炅進宮,向朕稟報此事。”

“老奴遵旨!”

高力士匆匆去了,此時李隆基也無心繼續宴會了,除夕之夜突發大火,這無論如何不是一個吉兆,這件事他要立刻弄清楚。

他回頭對楊貴妃道:“玉環,朕有事情要處理,你是繼續還是回宮休息。”

“臣妾不勝酒力,想回宮休息了。”

“好!你和朕一起走。”

李隆基又交代了太子幾句,這才命擺駕回寢宮,他先送楊貴妃回了後宮,自己則向大同殿匆匆而去。

........

東市的大火燒了不到一個時辰便被撲滅了,原因也已查明,是有人私放孔明燈引發了大火,雖然肇事者已無法找到,但及時撲滅這場大火的有功之臣卻不能不提。

連夜,京兆尹蕭炅便詳詳細細寫了一份奏摺,把東市大火的原因和撲救過程一一羅列,尤其將楊釗的英勇事蹟大肆著墨,他剛寫完,宮中便來宦官催他進宮了.

蕭炅匆匆趕到了興慶宮,這時,李林甫的馬車也到了,蕭炅連忙高聲喊道:“相國留步!”

李林甫回頭見是蕭炅,便笑道:“蕭使君,聖上也召你進宮嗎?”

“正是!”

蕭炅連忙取出摺子,交給李林甫道:“這是今晚東市大火的詳情,請相國過目。”

李林甫接過奏摺,翻了翻,還給蕭炅道:“今晚我們只是口頭回答皇上詢問,真正的原因我已知曉,不是你寫的這麼簡單,而且你的奏摺須經逐級審批後才能遞交皇上,今晚你不要拿出來。”

“屬下遵命!”

蕭炅將摺子收了起來,兩人一前一後來到了大同殿,在門口稍等片刻,一名宦官出來道:“相國,陛下宣你們進去。”

兩人進了御書房,只見李隆基揹著手站在窗前,眺望著東市方向,火光已經沒有了,只隱隱有黑煙嫋嫋升起。

“臣李林甫參見陛下!”

“臣蕭炅參見陛下!”

李隆基慢慢轉過身,問道:“東市的火已經熄滅了嗎?”

“回稟陛下,火已經被撲滅了!”李林甫道。

“哦!那損失如何?傷亡多少人?”

李林甫給蕭炅使了個眼色,蕭炅立刻上前道:“陛下,大火是因為有人放孔明燈引發,燒著了市署,但萬年縣楊縣令及時率衙役趕到,在他們奮勇撲救下,市署只燒了一角,十三間屋舍過火,店鋪一家也沒有燒著,無人員傷亡,只是一些賬簿被燒燬了。”

“楊釗?”

李隆基的嘴角浮現出一絲笑意,這時,李林甫上前奏道:“陛下,除夕之夜,官民休息,但楊縣令卻依然上街巡視,兢兢業業,令人敬佩,屬下以為東市失火其實是一面鏡子,讓我們看到了楊縣令的盡職盡責,正是他及時趕到,指揮得當,衙役和士兵們全力撲救,才使一場可能焚燬東市的大火被消弭在萌芽中,而且無一人傷亡,這簡直令人不可思議,也由此看出楊縣令救火救人的急切,臣建議嘉獎萬年縣,重賞楊縣令。”

李隆基點了點頭,“朕知道了,過了新年,你們上一本正式摺子,朕會批示。”

“臣遵旨!”

李隆基瞥了一眼李林甫,見他有話要說,便笑道:“相國請說!”

“陛下,東市失火不能光有表彰,也須有懲罰,臣已查明,孔明燈是一群孩童所放,現已無法查到肇事人,但當時巡查營就在旁邊,卻不加以制止,而且巡查營在東市也發現起火

仙俠小說推薦閱讀 More+
顛沛三十載

顛沛三十載

一匹白熊
眾生皆苦,為何而活。生在亂世,吾知天命,但天命難從。看吾以劍動乾坤,創千古偉業,謀春秋大計。</p> 各位書友要是覺得《顛沛三十載》還不錯的話請不要忘記向您QQ群和微博裡的朋友推薦哦!</p> 顛沛三十載:</p>
仙俠 連載 37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