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南恃�境桑�鑾苛誦蝸蟮母腥玖Α?墒牽�庋���幟苡惺裁唇峁�兀抗使�豪矗�廊皇且黃�菽救偕��啻蟹饔簦��掏攣恚�亢烈膊灰蜃庸嫻納誦畝�跛鵪瀋��U飫鎝璐翰葑鞣闖模�閹�切佬雷勻緄納裉�遊�宰庸嫣浣心�晃耷櫚謀硐鄭�胂籩�嫣馗�す�懊嫻鈉�ǔ裳�U庖渙�校�八�健保ㄖ敢煜紓┯搿熬稍貳倍躍伲�蝗紉煥洌�痴障拭鰨��懷雋碩啪檳窆律砥�礎�Ц嫖廾諾謀�頤�恕�
後半篇繼續多方面地展開對子規啼聲的描繪。雨昏風冷,它藏在綠樹叢中苦苦嘶喚;月落影斜,它迎著欲曙的天空悽然長鳴。它就是這樣不停地悲啼,不停地傾訴自己內心的傷痛,從晴日至陰雨,從夜晚到天明。這一聲聲哀厲而又執著的呼叫,在江邊日暮時分傳入船上行人耳中,怎不觸動人們的旅思鄉愁和各種不堪回憶的往事,叫人黯然魂消、傷心欲泣呢?
從詩篇末尾的“湘江”看,這首詩寫在今湖南一帶。作者吳融是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唐昭宗時在朝任職,一度受牽累罷官,流寓荊南,本篇大約就寫在這個時候,反映了他仕途失意而又遠離故鄉的痛苦心情。詩歌借詠物託意,通篇扣住杜鵑鳥啼聲悽切這一特點,反覆著墨渲染,但又不陷於單調、死板地勾形摹狀,而能將所詠物件融入多樣化的情景與聯想中,正寫側寫、虛筆實筆巧妙地結合使用,達到“狀物而得其神”的藝術效果。這無疑是對寫作詠物詩的有益啟示。
(陳伯海)
途中見杏花
途中見杏花
吳融
一枝紅豔出牆頭,牆外行人正獨愁。
長得看來猶有恨,可堪逢處更難留!
林空色暝鶯先到,春淺香寒蝶未遊。
更憶帝鄉千萬樹,澹煙籠日暗神州。
詩人漂泊在外,偶然見到一枝杏花,觸動他滿懷愁緒和聯翩浮想,寫下這首動人的詩。
“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是宋人葉紹翁《遊園不值》詩中的名句。杏花開在農曆二月,正是春天到來的時候,那嬌豔的紅色就彷彿青春和生命的象徵。經歷過嚴冬漫長蟄居生活的人,早春季節走出戶外,忽然望見鄰家牆頭上伸出一枝俏麗的花朵,想到春回大地,心情該是多麼欣喜激動!葉紹翁的詩句就反映了這樣的心理。可是吳融對此卻別有衷懷。他正獨自奔波於茫茫的旅途中,各種憂思盤結胸間,那枝昭示著青春與生命的杏花映入眼簾,卻在他心頭留下異樣的苦澀滋味。
他並不是不愛鮮花,不愛春天,但他想到,花開易落,青春即逝,就是永遠守著這枝鮮花觀賞,又能看得幾時?想到這裡,不免牽惹起無名的惆悵情緒。更何況自己行色匆匆,難以駐留,等不及花朵開盡,即刻就要離去。緣分如此短淺,怎不令人倍覺難堪?
由於節候尚早,未到百花吐豔春意濃的時分,一般樹木枝梢上還是空疏疏的,空氣裡的花香仍夾帶著料峭的寒意,蝴蝶不見飛來採蜜,只有歸巢的黃鶯聊相陪伴。在這種情景下獨自盛開的杏花,難道不感到有幾分孤獨寂寞嗎?這裡顯然融入詩人的身世之感,而杏花的形象也就由報春使者,轉化為詩人的自我寫照。
想象進一步馳騁,從眼前的鮮花更聯想及往年在京城長安看到的千萬樹紅杏。那一片濛濛的煙霞,輝映著陽光,瀰漫、覆蓋在神州(指中國)大地上,景象是何等絢麗奪目呀!浮現於腦海的這幅長安杏花圖,實際上代表著他深心憶念的長安生活。詩人被迫離開朝廷,到處飄零,心思仍然縈注於朝中。末尾這一聯想的飛躍,恰恰洩露了他內心的秘密,點出了他的愁懷所在。
詩篇借杏花托興,展開多方面的聯想,把自己的惜春之情、流離之感、身世之悲、故國之思,一層深一層地抒寫出來,筆法特別委婉細膩。晚唐詩人中,吳融作為溫(庭筠)、李(商隱)詩風的追隨者,其最大特色則在於將溫、李的縟麗溫馨引向了淒冷清疏的一路。本篇可以視為這方面的代表作。
(陳伯海)
登單于臺
登單于臺
張檳
邊兵春盡回,獨上單于臺。
白日地中出,黃河天外來。
沙翻痕似浪,風急響疑雷。
欲向陰關度,陰關曉不開。
張賓早年曾遊塞外,寫了不少邊塞詩。單于臺,在今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西,相傳漢武帝曾率兵登臨此臺。這首詩,描寫邊塞風光,語句渾樸,境界開闊,雖出於晚唐詩人之手,卻很有些“盛唐氣象”。
首聯是全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