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兒不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如此“現實”、如此“功利性”的概念,似乎不應該出現在聖潔的佛經之中。
我們畢竟生活在七情六慾的社會,所以想要發財其實也是一個很虔誠的願望,就算是離世修行的出家人,也要接受世間財物的供養。而不食人間煙火,不過是個很浪漫的童話。我這樣說,並沒有任何不敬的意思。
無可否認,在釋迦牟尼成佛以前,還是身為太子的時候,對世間的財富是抱著否定、厭惡和棄離的態度,否則也不會將自己隱形在深山老林,度過六年極度困苦的時光。
我們很難揣摩出太子當時的心態,究竟是何等的大願讓他做出放下一切,從一個尊貴的太子變成一個靠乞食維生的沙門。
而且他還不同於當時常見的託缽乞食的沙門,畢竟他們不會虐待自己的身體;甚至隱居在恆河邊的苦行僧也比他強,至少他們再怎麼剋制自己的食慾和貪念,也不會將自我的軀殼壓制到奄奄一息。
後來,成佛之後的釋迦牟尼曾經向弟子們回憶他這段常人難以想像,更不可能忍受的生活:
。 最好的txt下載網
模組三:恭喜發“財”(2)
“為了禁慾,每天我只喝一點稀薄之湯,食用一些乾糧,我變得骨瘦如柴。由於缺少食物,身體的好多部位,如同燈芯草的支節,屁股就像駱駝的脊背。由於禁食,我的背脊骨高低不平,如同一條串起來的珠子。由於缺少營養,我的肋骨看起來好像一根根破殘房屋的椽子。因為捱餓,我的眼珠深深陷進眼眶,如同沉落深水中的星星。由於營養不足,我頭上的面板枯萎,皺紋滿面,就像一隻帶生割下來的南瓜,風吹日曬之下,完全乾癟不堪。
“當撫摸肚皮時,我就會抓著背脊骨;摸背脊骨時,我就會碰到我的肚皮。這樣,由於缺少足夠的食物,肚皮緊貼著背脊骨。由於營養不足,大小便時,我會因站立不穩而倒下。使勁地捶打我的肢體,想使身體恢復知覺,但糟糕的是,由於缺乏營養,我身上的積垢一個勁地直往下掉。看到我的人都這樣說:‘苦行僧喬達摩的面板呈黑色。’但其他人卻說:‘苦行僧喬達摩的面板非黑色,亦非藍色,而是黃褐色。’由於缺少飯食,純淨的膚色被損壞到如此地步。
“接著,我如此想:無論過去的婆羅門或苦行僧經受了多麼劇烈的痛苦,難以忍受的感受,他們一定也經歷了我這樣的遭遇,但是不會超過。無論過去的婆羅門或苦行僧經歷多麼絞心的痛苦,苦難和難忍的經歷並沒有給我帶來超越世間,乃至獲證究竟圓滿的智慧。也許存在著另一條通往覺悟的途徑。”
長期的苦行被證明是毫無效益的,只搞得他的精力竭盡。雖然他具有非同凡人的稟賦,但是,嬌生慣養的身體卻無法承受如此巨大的損耗。莊嚴的相貌失去昔日的光彩,消瘦得使人無法辨認。金色的光澤變得蒼白暗淡,全身的血液幾乎乾涸。肌肉枯萎,眼珠深陷無光,整個身體看起來就好像一座骨架。他在死亡邊緣上徘徊。
六年離世苦修,骨瘦如柴,身體極為虛弱,始終沒有任何的收穫,在奄奄一息之際,太子終於意識到極端的苦行根本無助於人們對真理的認識,只能以脫離塵世的形式表達自己離苦得樂的決心。
最後,他坦然接受了一位在恆河邊放羊的牧羊女供養的乳糜,重新恢復了體力,關鍵在於悉達多開始真正明白了修行的真諦。
也正是這位牧羊女給他指引出一條真正走向大徹大悟的道路:沒有絕對的物質保證,任何事情都只能停留在“幻想”階段。而面對各種各樣的物質誘惑,能坦然地“拿起”和“瀟灑”地放下,並不會為貪婪的慾望改變了純潔的本性,這樣的人,基本已經達到人生一半的意義。
此後在菩提樹下靜坐四十九天,悉達多太子終於悟道成佛。這已充分說明,即使像佛陀這樣大雄大力的人,尚且也要藉助於物質條件後才能集中精力走入精神世界,最終才能獲得非凡的成就,更何況我們這些普通人呢?無論是凡夫俗子,還是出世奇人,人從一出生開始,就無法脫離與財富的關係,關鍵在於發了財之後的所作所為。如果心繫天下大眾、利樂眾生有情,這便是美好的願望;相反,只是為了在燈紅酒綠中的一己私慾,沉迷在花花世界裡的“夢裡水鄉”,這就是醜陋的慾望。
為了進一步論述這個道理,在《中部》(注2)的《巴陀伽摩經》中,佛陀又把人類的最基本的渴望分為四種:
1。 願我的財富透過正當的途徑一天天的增加。換而言之,每個人都希望自己富有。財富是人們最渴望得到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