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桔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小遺孀》最快更新 [aishu55.cc]
坐在周氏身邊的季三娘素來圓融會處事,深知自家母親不喜這個庶長子,但人既然是威遠侯喊回來的,主母的顏面總得做足,省得叫人私下裡議論。
她主動替周氏關切問道:“四郎進府的這些日,可還習慣?”
季玉書回過神兒,應道:“多謝三姐關心,習慣。”
季三娘點頭,和顏悅色道:“你若有什麼需求,只管吩咐底下的家奴,這些日忙著七郎的事,難免有疏忽,日後若是有不清楚的地方,差人來同虞媽媽說一聲便是。”
季玉書:“勞阿姐費心了。”
季三娘握住自家老孃的手,替她圓場子,“七郎去了,阿孃傷心難過,總得需要時日才能緩過來。
“這陣子恐要勞大嫂和三嬸們多擔待著些,平日若有怠忽,還請你們莫要計較。”
李氏忙接茬兒,“三娘言重了,都是一家人,不見外。”
虞婆子叫人看了座,季玉書到一旁落坐。
季三娘圓滑世故,三言兩語便把冷淡氣氛緩和不少。
按說季玉書一個大老爺們,對婦人們的家長裡短應是不感興趣的。他卻不,反而還豎起耳朵,試圖從中聽出一些有用的資訊。
對面的明容同樣如此。
表面上一副小綿羊的溫馴,實則比他聽得更細,腦瓜子飛快過濾李氏嘴裡的某些話。
稍後四房那邊也過來問安。
四房和二房是一母同胞,關係自要比長房和三房親密些。
郭氏領著老六和老十過來給周氏問安。
季六郎跟季玉植同年生,只大月份,周氏看到他,不由得想起自家兒子,神色黯淡道:“六郎過來。”
季玉生走上前,喚了一聲二伯母。
周氏上下打量他,說道:“你與七郎年紀相仿,平日裡你倆走得近,如今他去了,少了一個伴兒。”
季玉生垂首道:“請二伯母節哀。”
周氏拿手帕拭了拭眼角,“不提這些掃興事。”
郭氏忙岔開話題,周氏故意問起兩個侄子的功課。
季玉生一一作答,得到她一陣誇獎。
三房王氏坐在一旁露出耐人尋味,她瞥了一眼當悶葫蘆的季玉書,心想周氏那般誇讚四房的侄子,且還是當著庶長子的面誇讚,藏著什麼心思,明眼人一眼便知。
大房李氏則裝聾作啞,素來不顯山露水,只跟著附和了幾句。
提起季六郎的功課,季三娘隨口問了一嘴明容,在孃家學了什麼。
明容斂了斂神兒,答道:“也沒學什麼,無非是四書五經女誡罷了。”
李氏道:“阿枝謙遜了,你祖母年輕的時候在京中可是小有名氣,她嫡親的孫女想來也不會太差。”
明容謹慎道:“承伯母誇讚,阿枝慚愧。”
她說話輕言細語,溫柔小意的模樣令在場的女郎們各懷心思。倘若明老夫人還健在,只怕是不允這位孫女進季府守活寡的。
在所有人的視線都落到那邊時,季玉書睨了一眼周氏旁邊的季玉生。
到底是毛頭小子,一副沒見過女人的樣子。
那雙眼睛都要黏到人家身上了,這般不懂得藏心思的人,周氏若要把他過繼到房裡扶植,眼光未免太差。
少年人的喜好是藏不住的,季玉生也不過十九歲的年紀,剛好明容的長相又符合他的審美,之前在靈堂上就忍不住偷看,心中一邊覺得扼腕,一邊又難以剋制歡喜。
周氏有些乏了,遣散了眾人。
人們起身陸續告辭離去。
明容出去時,季玉生又偷瞄兩眼,滿腦子都是旖旎心思。
回到沉香院兒後,明容仔細回憶方才在周氏那邊的情形,後知後覺意會出一些名堂來。她看向張氏,壓低聲音問:“你覺得夫人待季四郎如何?”
張氏悄聲應答:“估計不大待見。”
明容點頭,“我也這般覺得。”
張氏年長,又在後宅裡做事,見多識廣,嚴肅道:“侯爺只有季七郎一位嫡子,現下小侯爺去了,他把養在祖宅的庶長子喚了回來,其目的不言而喻。
“不過奴婢心中大惑不解,既是庶長子,那姨娘又是因何緣故留在了祖宅?
“照眼下這情形推斷,想來庶長子以前沒怎麼在京裡,中間應有一些淵源。”
明容猜測道:“方才在青玉苑夫人誇讚四房的季六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