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遠方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自秦皇漢武,丹藥就同求仙脫不開關係。
經有有心的人口,世人不會想天子病入膏肓,服用丹藥只為拖延時日。多會以為天子聚集僧道煉製丹藥,是求仙問道,沉迷於“長生不老”。到頭來,必將損傷一世英名。
楊瓚能想到這點,朱厚照自然也能想到。
“此事不宜交由前朝,東廠錦衣衛,朕也用得不順心。”朱厚照道,“朕-欲-將此事交給楊侍讀。”
“臣?”楊瓚愕然。
“朕只信得過楊侍讀。”
朱厚照沉下表情,道:“張伴伴,你們先下去。”
“奴婢遵命。”
張永彎腰領命,暖閣內的中官和宮人陸續退出。
暖閣門關上,朱厚照方才開口:“這些妖人害了父皇,又膽敢向朕進獻丹藥,定是圖謀不軌!”
擦掉眼淚,眼圈仍是通紅,朱厚照的聲音更顯沙啞,
“朕起初沒察覺異狀,是錦衣衛查到密信,又有父皇身邊的寧大伴給朕提醒,才知曉箇中端的。事涉多名宗室藩王,朕的兩個舅舅竟也牽連其中!”
新仇舊恨疊加到一處,朱厚照切齒咬牙,恨不能將主謀之人揪出,生啖其肉。
“不管是誰,朕都要下其詔獄,治其死罪!”
楊瓚沉默了。
壽寧侯和建昌侯的姐夫是皇帝,外甥是皇太子,有做皇后的親姐罩著,已享盡世間榮華。除非要謀-朝-篡-位,否則不會不曉得,弘治帝活著,他們的日子才會好過。
然朱厚照信誓旦旦,兩人怕真的脫不開干係。
最大的可能,是利慾薰心,聚斂無厭,被人以錢財打動。
如有人以為錢財珍寶利誘,加以-媚-言-遊說,捧得這對兄弟不知今夕是何夕,向宮中推薦幾個僧道,不過順手而為。
想到這裡,楊瓚不禁一頓。
此事,張太后是否知情?
太后不會有害先帝之心,卻很容易被張氏兄弟利用,為兩人大開方便之門,無心鑄下大錯。
心頭髮顫,耳激嗡鳴,冷汗緩緩自鬢角淌下,楊瓚不敢深想,卻不能不想。
“臣……”
“臣”字出口,楊瓚喉嚨發乾,嗓子裡像堵住一塊石頭,進退兩難。
推拒嗎?
天子之命,豈容違背。
然事涉藩王外戚,哪怕手握御賜金尺,也將千難萬險。最壞的打算,活不到明年今日。
“楊侍讀?”
“臣……領命!”
左思右想,楊瓚終是起身,鄭重下拜。
他終於發現,被天家父子“信任”,絕非百分百的好事。太子殿下的禮,當真不是那麼好受。
弘治帝臨終的舉動,怕也大有深意。
難不成是做爹的發現兒子會坑人,才提前打好預防針?
楊瓚搖搖頭,事到如今,哪怕知道弘治帝為了兒子,早早挖坑給他跳,也只能硬著頭皮,閉著眼睛跳下去。
“臣以為,此事牽連甚廣,如要詳查,恐遇多方阻力。”楊瓚道,“臣請陛下賜一道手諭,許臣辦事期間,行事皆可便宜。宗室功臣不可妄加干預,否則以同謀論罪!”
既然要查,便一查到底,查出個子醜寅卯。
與其高舉輕放,虎頭蛇尾,兩面不討好,不如鐵面無私,嚴查到底,直至刨出根基。
楊瓚知道,此事查到後來,必將遭遇反撲,根本無法全身而退。但他沒有選擇,如果不領命,朱厚照那關就過不去。
兩相比較,只能下定決心,堅定站在少年天子一邊。
畢竟,以朱厚照的性格,認準了誰,絕對會一門心思的對誰好。查了或許會遇到麻煩,不查,失去朱厚照的信任,麻煩只能來得更快。
楊瓚想樂觀一些,事情或許沒那麼糟糕。可默唸幾次,心中依然只剩下一個念頭:坑人啊,當真坑人!
朱厚照則是真心高興,當即寫下手諭,蓋上寶印,其後取出三封書信,一併交予楊瓚。
“這些都是從壽寧侯家中搜出。”朱厚照道,“錦衣衛北鎮撫司呈上。”
信封蓋有寧王府和晉王府長史印,內容看似沒什麼出奇,卻幾次提到“丹藥”和“真人”。
越看,楊瓚表情越是嚴峻。
證據確鑿,難怪朱厚照想殺人。
“陛下,臣必詳查!”
“朕信楊先生。”
什麼人能被天子稱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