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遠方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大理寺雷厲風行,閆家父子三人斬的斬,流放的流放,都沒落得好下場。被閆父買通的劉典史同樣沒能求得輕判,自詔獄移送刑部大牢,只等秋後問斬。
“與罪人同父者,充軍戍邊。五服之內者,三代不許科考”
官文下發,劉氏族中一片悽風苦雨,被充軍的人家破口大罵,罵劉典史不得好死,下輩子投個-畜-生-胎,再被千刀萬剮。
“劉氏女何在?”
點過戶籍,族中之人皆在,唯獨不見劉紅蹤跡。
“紅姐兒原在舅家。”
一個五服之外的劉氏族人上前回話,道:“前些時日,聽說舅家不慈,將她趕出門。其後便不知所蹤。”
在多數劉氏族人看來,一個弱女,年不及笄,身邊只有一個小丫頭,這些日子不見,八成是遇到強人,沒了性命。要麼就是遇到柺子,縱保住命,下場也未必會好。
“不見蹤影?”
辦事的衙差頓時皺眉,接連詢問多人,確定不是族中將其藏匿,再提閆王氏,卻聽得一陣含糊大罵,罵劉氏女是個掃把星,狐-狸-精,不得好死。
“押下去!”
衙差聽得厭煩,尋不到劉氏女的蹤跡,實在沒法交差。
若說是死了,死因為何,屍首在哪裡?若是被人拐了,柺子又是哪個,拐帶到了哪裡?
換做平時,實在沒辦法,尋個無名屍首也能交差。可此案是皇太子親自過問,被查出來,事可不能善了。
沒奈何,只能如實稟報京中來的大理寺寺正。
“真不見了?”
“小的不敢瞞騙上官。”
寺正舉棋不定,衙差煩天惱地,忽有一名隨行的皂吏走過來,低聲道:“老爺,牢裡那個閆大郎知道劉氏女的去處。”
“他知道?”
“是。”
“可是誑言?”
“小的打眼瞅著,不像有假。小的還聽說,那劉氏女離開舅家之前,似乎做了什麼事,坑了閆家。現如今,那對母子都對她恨之入骨,應不會為其遮掩。”
“好。”寺正當即道,“帶上來!”
閆大郎在牢中愁困多日,憤恨鬱積。眼尾爬上皺紋,鬢角生出白髮,被酒-色-掏-空的身子愈發瘦骨嶙峋。
兩日後,他便要同充軍的劉氏族人一同啟程。前者戍北,多少還有歸鄉的盼頭。他卻是往西南瘴癘之地,遇赦不赦,至死不能回鄉。
“爾知劉氏女下落?”
“回寺正的話,罪人只是猜測。”
“大膽!”
寺正生怒,以為閆大郎是故意騙他,看向皂吏的目光也極為不善。
閆大郎跪在地上,面容枯槁,眼中卻燃著不滅的恨意。
“罪人不敢妄言,雖是猜測,實有幾分把握。”
“哦?”
寺正暫壓下怒火,皺眉聽閆大郎講述。待聽到“晉王府”三個字,表情立時產生了變化。
“晉王府?”
閆大郎點頭,道:“自劉紅離開,罪人便令家人在城中搜尋。思其未有戶籍路引,必不能走遠。然多日苦尋未果,最大的可能,便是其已離城。”
“繼續講。”
“那幾日,正逢晉王府採買奴-婢-舞-女,官牙私牙聞風而動,更有村人送女進城,劉紅極可能偽造身份,被牙婆賣入晉王府。”
“區區一個弱女,竟有這等本事?”
“大人莫要小看此女。”閆大郎咬牙切齒道,“其心性-狠-毒-狡-詐,最擅博人憐心。罪人兄弟便是吃了大虧,落得個流放下場。其父又是縣衙典史,多番-偽-造-戶籍文書,她必知曉一二。不能做到天衣無縫,騙過幾個牙婆,想是極為容易。”
寺正沉吟片刻,令皂吏將閆大郎帶下去。
晉王府樹大根深,自洪武朝便鎮守北疆。雖手持官文,依律辦事,堂堂藩王府也不是一個六品京官能輕易得罪。
然此案關係重大,知道線索,不能不查。
斟酌許久,寺正提筆寫了一封密信,遣人直送懷來衛,交由衛中的錦衣衛鎮撫。
“切記,路上莫要耽擱!”
“是!”
護衛領命,飛身上馬,疾馳而去。
寺正並未就此放心,又寫成文書,另遣人送回京中。
他不能查藩王,錦衣衛卻能。
若劉氏女真在晉王府內,無論晉王同宣府之事有沒有干係,朝廷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