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王上朝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白馬嘯西風》,這本書祁明一直想將其寫出來,不過因為這本書篇幅有些短,通篇只有五萬字,所以一直便擱置了,可讓祁明沒想到的是,這本自己一直想寫出來書籍,這個時候竟然會派出用場。
在沒有落定這個書名之前,祁明想過很多的書籍,不過在聽到坐位前排的天寒說出西風二字的時候,祁明便一下子敲定了《白馬嘯西風》這本書。
敲定了要寫的書籍,祁明便動手開始書寫,可是這一寫,祁明突然發現這個時候寫這本《白馬嘯西風》的短篇武俠簡直是恰當到了極點。
首先,在原來世界裡,《倚天屠龍記》在開始連載的同年,武俠大師金庸老先生結束了《飛狐外傳》這部作品,並在同年寫了兩個篇幅最小的武俠。
一本是《鴛鴦刀》,另一個就是《白馬嘯西風》。
武俠大師金庸老先生也就是在這個時候開始進入一個屬於他自己的轉型期,那就是開始嘗試新的寫作方式,故事的講述方式設定方式都有所不同。
可以這麼說,《白馬嘯西風》跟《倚天屠龍記》是同一作家同一年份同一題材的作品。
如果寫其它的,保不準會和《倚天屠龍記》的寫作風格有些不同,可是寫這本書,那不說完全相同,但是也類似的七七八八,所以現在寫《白馬嘯西風》,簡直就是最合適最恰當的一本書。
不但如此,《白馬嘯西風》還是金庸老先生幾本短篇武俠之中可以說人氣最高的一本,也是情節最為緊湊的一本,此時寫這本書,可謂是完美的符合了所有看官們的要求。
除了這些原因,還有一個最重要的原因便是《白馬嘯西風》這本書並沒有具體的年代感,所以它沒有那種歷史的厚重感,能讓人最大程度的儘快的帶入那個武俠世界。
當然了,在原來的那個世界裡,雖然《白馬嘯西風》和《笑傲江湖》一樣沒有具體的年代感,但是還是有一些牛人硬是從書中的一些細節和風土人情裡面扒出了《白馬嘯西風》裡面的年代。
其中贊同率最高的,祁明也看過的一片論證,便是從《白馬嘯西風》之中,瓦耳拉齊對立文秀敘說高昌迷宮的來歷那一節中分析出來的結果,在那一節之中,有這樣幾句話:“高昌國自鞠嘉立國,傳九世,共一百三十四年,至唐貞觀十四年而亡。”
從這一節中,首先應該知道,貞觀十四年按公元計算應該是哪一年,查閱史書資料可知,貞觀四年是公元630年,那麼貞觀十四年就是公元640年。
原著中又提到“千餘年來”,暫且按一千年算,就是說從高昌國滅亡那一年算起--公元640年,一千年後,應是公元1640年,清朝順治入關是在公元1644年。因此,這個故事應該發生在清朝,最早上限是1640年。
關鍵是在這個“千餘年來”,它能餘到哪一年,原著中未提及是一千一百年還是一千二百年。
再細讀下去,原著中有這樣一個情節,當計爺爺知道自己的師傅就在附近時,便催著李文秀回中原,並道出中原的種種好處:“計老人見她不答,又道:‘我們漢人在中原可比這裡好得多了,吃得好,穿得好……中原的花花世界,比這裡繁華百倍,那才是人過的日子……”
從這句話可以得知,當時的中原應該是太平盛世,百姓豐衣足食,試問清朝的那一個時期最讓人留戀?只能是康乾盛世了。
如果是在明末清初,當時天下未定,還有南明的******,更有清軍的“揚州十日”“嘉定三屠”,誰還敢回到中原?回到江南?
將時間確定在康乾盛世,似乎就該完結了,但還有將這個範圍縮小的可能。
因為在康熙前期,還有一場歷時八年的戰爭,就是三藩之亂,公元1673年康熙平定三藩之後,中國才真正進入了封建社會的最後一個盛世王朝,因此,故事的時間上限可以拖到1673年左右。
有了上限,再說一下下限,乾隆後期,清朝開始走下坡路,乾隆於1799年駕崩,暫時將下限定為1799年,再讀原著,下限還可以再提前。
乾隆在位期間,號“十全老人”,好大喜功,發動了數場規模較大的戰爭,其中一場較為著名的是平定回部叛亂,是在公元1759年,這場戰爭應該是震動了整個******世界,無人不知,原著中的哈薩克人也是******教徒,信仰真主阿拉,而原著中未提及這場戰爭,可見故事應發生在乾隆平定回部之前,因此下限可提前至1759年。
綜合上面的所有論證,《白馬嘯西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