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街小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無視眾人的反應,婁北風走到模擬訓練艙前,沉聲說道:“的確,剛開始設計的時候,我是打算把這個訓練設計成能夠安裝在外部應力推動器上,在飛行員訓練的時候,透過內部程式控制,使飛行員在模擬飛行的時候,感受到身體所受應力的反應。”
說到這兒,婁北風笑了,笑容中滿是苦澀:“不過正是應了那句話,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當我們安裝好硬體後,才發現,一來外部的推進器研究起來非常的麻煩,費用相當的昂貴,而且還不一定能達到相應的效果。更重要的是,我們設計的軟體,根本沒辦法將這一反應過程同步到兩臺機器上,接收反饋再到飛行員的身上,有著相當程度的延遲和不應性。大家都知道,時間延遲對於訓練有多大的害處,因此,這個設想也就廢掉了。”
婁北風的笑容很苦澀,這讓在場的很多技術人員感同身受。
華夏的技術人員,特別是軍方的技術人員從來不缺乏靈感,他們在進行科研技術研究的時候,往往會產生很多的奇思妙想。
特別是當西方國家對華夏進行技術封鎖的時候,華夏的科技人員憑著對祖國的赤膽忠誠和聰明才智,往往能夠自力更生,打破西方的技術封鎖,完成華夏自己的技術進步,走出了一條獨立的科技發展之路,形成了自己的體系。
在軍事領域,最出名的就是氫彈的研究。
大家都知道,氫彈是核聚變武器,與原子彈的核裂變不同,威力非常巨大,往往是原子彈的幾十倍到上萬倍。其結構十分複雜。
華夏的氫彈的基本構型設計的最關鍵部分,是被稱為“華夏氫彈之父”的于敏院士設計的,他的設計實現了華夏氫彈的零突破。和老美的t-u構型完全不同,是一種獨立的設計結構。正因為這種構型的不同。讓華夏目前成為世界上唯一擁有氫彈的國家!
這是為什麼呢?
因為老美最先開創了t-u型氫彈的結構,之後被蘇聯竊取並仿製成功,而英國的氫彈技術是老美給的。五大核國中,只有華夏和法國用的不是t-u結構,法國的氫彈技術,則是透過民用核能技術交換從華夏得來的。而這種構型被稱為“于敏構型”。這種獨特的構型,讓華夏只用了不到三年的時候就研製成了氫彈,這速度。世界第一!
更為重要的是,這種構型的氫彈,儲存維護成本非常低!
氫彈和原子彈不同,其技術非常複雜,聚變材料和裝藥的壽命很短,導致儲存期短,維護成本太高,因此2012年,俄羅斯首先銷燬了自己所有的氫彈,2013年美國也銷燬了所有的氫彈。英國法國上個世紀就已經沒有了氫彈。所以,現在全世界,只有華夏有氫彈——成本不高啊!
這可是獨門絕技!
話說回來。其實華夏的科研工作者,其奇思妙想非常的多,就比如婁北風的這個。但是,實踐中呢?並不是所有的構想都能夠變成現實的。畢竟這些東西不僅要受限於材料工藝、加工精度、設計合理性等等,還要看運氣以及整體工業水平等等。
就比如,傳說中,華夏的航空母艦設計圖紙早就在紙上存在很多年了,但是,因為材料工藝過不了關。加上一些關鍵部位的零部件生產工藝達不到,而遲遲不見國產航母面世。
當然。這其中還包括飛機。華夏在紙面上的飛機型別並不少,但受限於發動機、隱身材料、雷達等等關鍵材料或技術。因此很多依然停留在紙上,直到過時。
婁北風設計中的這種能夠既讓飛行員感受到飛行員的應力,又能夠真實的體現虛擬環境和互動性的特點,不正是這樣嗎?
能想到的,卻做不出來,這不得不說,是一種悲哀。
以婁北風的傲氣個性,做不出來的東西,就算設計的再好,又有什麼值得炫耀的呢?
如果不是林棟說出來,他絕對不會把這個說出來的。
林棟笑了,總算把這個二室裡的技術大拿的想法給逼出來了。只要婁北風願意開誠佈公,真心合作,自己又何必藏拙呢?有些時候,黑科技也是可以用的嘛!
婁北風並不瞭解林棟,他說完便看著林棟,發現林棟笑了,心下還以為林棟是在笑話他不自量力,有些惱怒的說道:“我承認我技不如人。你的頭盔裡的虛擬技術比我的這個要高明的多。但是,這並不值得驕傲!據我所知,國外不少的專家已經在這個領域研究幾十年了,他們起步比我們早,體系比我們成熟,如果他們率先研究出完善成熟的虛擬模擬訓練技術,那將使飛行員的初期基礎訓練量產化,對於我們而言,絕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