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音0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同的法門,我們可以知道,最後的會歸一定是一個方向的。所以我們從一佛乘的思想來談一談唸佛跟止觀的相互關係。這個是我們這次討論的重點。
我們這次準備了四個題目,同學們提出四個題目。第一個問題先談談淨土宗的基本核心思想在哪裡。後面的二三四的三個題目,就正式來談談淨土的修學跟大乘的止觀之間的相互關係、相互應用。
我們先看第一個題目。
【學員提問】請問師父,何謂一心歸命?我們修行淨土的行者,要怎樣將一心歸命巧妙地應用在日常生活中?
【師父答疑】這是淨土的一個問題。他提出兩個問題:第一個,什麼是一心歸命?一心歸命這四個字,最早提出來的是天親菩薩。他在《往生論》裡面提出的,因為《往生論》它是根據淨土的三經,把它做一個融合而提出一心歸命。所以天親菩薩認為,淨土宗的核心思想在“一心歸命”。一心歸命我們分成兩部分:先談歸命;再談一心。
“歸命”就是對彌陀功德的一種歸順依靠。對“歸命”講得最簡單扼要的就是善導大師。善導大師把“歸命”講得很清楚,什麼叫作“我對阿彌陀佛功德的歸命”呢?就是“順從”,“順從本願”。你對彌陀的四?八願沒有任何的抗拒,這就是“歸命”了。
好,那麼現在我們要知道了,什麼叫作對彌陀四?八願的一心歸命?什麼是歸命?什麼是不抗拒?我覺得蕅益大師在《彌陀要解》講得比較好。他說順從本願從兩個角度來看:
第一個,在因地上,順從名號的功德;第二個,在果地上,順從淨土的莊嚴。所以你看整個《彌陀要解》,蕅益大師在發明淨土的《阿彌陀經》就講兩個角度而已。他是先講順從淨土的功德莊嚴,讓你欣求好樂;第二個,你怎麼做到呢?順從阿彌陀佛的名號。兩個順從。
你佛號提起來的時候,你的心是完全地安住佛號,即便有妄想,你也能夠把妄想很巧妙地放下,你相信阿彌陀佛的佛號在你身口意運轉的時候,這是一個最圓滿的狀態;你相信只要心中有佛,你一切都是圓滿的。你沒有抗拒了,你放棄了你的抗拒,所以他那個時候是全心地投入。
那麼你投入佛號是為了什麼呢?為了求生淨土。所以你一句佛號提起來,兩種順從:第一個,順從你所創造的音聲,你相信它就是阿彌陀佛全體的功德;第二個,你心裡面對淨土的莊嚴,一心一意地好樂欣求。所以一句佛號提起來是兩種順從,這叫“歸命”。
我相信我們一般有一點點善根的人,在生命當中提起佛號的時候,或多或少都會達到兩種順從:對阿彌陀佛的聖號一心地歸命;對淨土的功德至心地好樂,這個不難。但是一心難,就是你要長時間的順從,不容易,這牽涉到我們的心理問題。
一心歸命,歸命容易,一心難。修行它不是說衝個三五天,一個禮拜打佛七完就算了,它是長時間的修學。所以這個地方一心歸命,這個“一心”就是整個成敗的關鍵。你怎麼樣長時間地保持你的內心狀態,都是順從彌陀的名號,順從淨土的莊嚴,這是淨土宗成敗的關鍵!
那麼一心歸命怎麼樣巧妙應用到日常生活當中呢?
當然我們剛開始修行要在佛堂靜修,沒有一個人剛開始是完全在生活中歷練,那你這個修行就沒有根基了,沒有基礎。基礎的功夫都是在靜中建立起來的。歷練當然就要走出佛堂,遇境逢緣。我們會遇到兩種因緣:第一個順境;第二個是逆境,兩種而已。
從淨土宗的角度來說,逆境刺激你的時候,你應該修調伏,厭離娑婆,調伏愛取。我們一般人在日常生活都不會用功夫,很可惜,你浪費很多的機會。因為你遇到逆境、痛苦的感受衝擊你的時候,那種力量你沒辦法把它轉成菩提道。這樣子的話,你修行只有在佛堂,所以你一天裡面修行的時間只有一個小時、兩個小時,其他時間都是跟妄想打成一片,都浪費掉了。
我們都知道過度的感受是不好,但是感受你如果用得好,它是一種很大的力量。因為你痛苦的刺激,那種苦受在你內心活動的時候,就是一種很大的能量。你在佛堂當中思惟輪迴的痛苦,那是一種理觀,但是你在日常生活中是真實地體驗到那種痛苦。如果你能夠把那種痛苦的能量導歸到厭離娑婆,這是一個多好的東西,求之不得,因為那是當下的因緣。
所以當逆境刺激你的時候,你能夠把這種逆境的能量轉到調伏愛取、厭離娑婆,你這個人就是把本來是逆境的,結果轉變成菩提。這個水本來是氾濫的,但是你善加疏導,變成一個發電機用於水力發電;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