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千歲添千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公元三百三十二年,即秦惠文王更元十三年,在秦魏再次開戰。
此役中,秦國雖大獲全勝,但秦惠文王嬴駟的幼弟公子華,卻不幸戰死沙場。
訊息傳回咸陽,嬴駟當場吐血昏迷,雖因搶救及時並沒有生命危險,但身體卻一落千丈,無法處理國事,只能終日纏綿於病塌之上。
數月後,嬴駟駕崩,諡號……
呃,諡號還沒有出來。
看著在下方為了嬴駟的諡號,而引據論典的諸位大臣,羋婧默默的心裡翻了個白眼,然後想忍住伸懶腰,捶後背的衝,挺了挺腰。
這麼坐著真特麼累得慌!君上以前到底是怎麼忍下來的?
羋婧看了一眼坐在自己旁邊的嬴稷,小小的少年身板挺直,嘴唇緊緊抿著,稚氣的小臉上滿滿都是嚴肅之情。
不能輸給兒子啊!不過……還是要弄把椅子才行。
不行!椅子也不好,當著這麼多人的面,不好意思有大動作!
還是垂簾聽政吧,躲在簾子後頭,就沒多少人能看見自己到底在幹什麼了。
羋婧頗為有些不思進取的想著。
按照秦國的規矩,秦王及冠成年之後,方可完全掌握國家大事,而在那之前則由太后代為處理國家大事。
秦王及冠的年齡是二十一歲,嬴稷今年才十四歲,也就是說羋婧這個太后代政至少還要代七年。
天啦嚕!就我這水平,怎麼撐過七年啊?外有東方六國,內有那些唧唧歪歪的老臣,以及嬴駟留下來的那些不服氣的兒子們。
翻翻史書上的經驗,羋婧只能大力提拔向壽、熊襄、魏厓這些外戚,讓他們和那些宗室老臣抗衡。
慶幸的是,嬴駟臨死之前,為了讓嬴稷繼位後能安然無憂,毅然以“祭祀祖先不敬心”之罪處死了嬴蕩。
自古太子不掌兵,因此嬴蕩在不可能再當上太子,便向嬴駟請求想要從軍。
雖然嬴蕩腳廢了,但一身神力還在,在馬上博鬥的話,並不需要太高明的下盤功夫,嬴駟在猶豫了一番之後,便同意了嬴蕩的要求。
沒想到的是,在秦魏之戰中,嬴蕩性子魯莽好衝動的個性一點都不改,竟然孤軍深入,中了魏軍的埋伏。
若不是為了救嬴蕩,公子華也不會戰死沙場。
嬴駟之所以會吐血,除了因為公子華慘死之外,還有一個很大的原因就是被嬴蕩的行為。
不過生氣歸生氣,虎毒不食子,嬴駟一開始沒打算殺掉嬴蕩,只是聽從羋婧的勸說,罰嬴蕩去太廟給列祖列宗守靈而已。
之所以後來下定決定殺掉嬴蕩,還是因為自己大限將至,才為嬴稷繼位無憂,而忍痛除掉嬴蕩,順便震懾自己其他的兒子。
就在羋婧胡思亂想之時,下方的大臣經常一連串引經論典的撕逼,終於將嬴駟的諡號定了下來——惠文。
這個“文”字,羋婧還是能夠理解的,自漢朝之後,“文”這個諡號成了王朝第二代的標配名稱,戲稱為“二世祖標配”,什麼漢文帝、晉文帝都是皇二代繼位,同時文帝多半還搭著“太宗”這個廟號。
秦國由孝公時開始崛起,連《過秦論》都只提六代秦君,完全將六任之前的秦王給無視掉了,搞得好像秦國就是由孝公開始一樣,因此嬴駟弄個二世祖標配還是可以的。
至於“惠”字那可就難聽了,雖然是美諡,但大多用來平平無才的君王身上,比如不吃肉糜的晉惠帝、呂后他兒子漢惠帝等等,算不是好君王。
怎麼說呢?總有一種,面前有個姑娘,但她長得醜不漂亮不活潑不可愛沒氣質沒文化不勤快,所以在找不到優點可誇之後,只能捏著鼻子誇一句“心裡美”一樣。
夫妻一場,羋婧有些想給自家老公說一句好話,可她文化水平實在太低,要是就什麼事正經辯論一下,沒準論上兩句,但這種引經論典的事嘛……寶寶引出來的經和典,你們聽過嗎?
#領先世界兩千年好煩惱!#
終於有點明白秦始皇為什麼不立諡號心情的羋婧,重重的感嘆了一聲。
說到秦始皇,羋婧忽然想到,按《過秦論》的說法,自孝公後第六代就是秦始皇,而託各款電視劇的福,她還知道秦始皇他爹就當了三年秦王,他爺爺連一年秦王都沒當到。
不知道自己旁邊坐了一個“超長待機秦王”的羋婧,這麼屈指一算後發現,要是按這樣的演算法,雖然因為蝴蝶效應的原因自己見不到秦始皇,但努努的話,似乎還能活到秦國強盛到足以1vs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