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千歲添千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麼生活啊?
她只是在三次元分不清楚東南西北而已!
這能怪她嗎?她是南方人,南方的城市不像北方城市那樣,都是建在平原上,四四方方跟豆腐塊一樣整齊,因此站在北方的城市裡,很容易分清楚方向,北方人更多習慣於用東南西北來指路。
南方城市都是依山傍水而建,根本不可能像北方那樣方方整整絲毫不亂,別說分辨方向了,有時候你連太陽也看不見,就算你能看見太陽,能分得清楚方向,你也不可能用東南西北來指路,因為那路根本不是直的。
不說和傳說中山城重慶那樣,好好的一條馬路非要修得跟中國結一樣,還經常走著走著,你發現那路不見了,不是上天和六、七層的居民樓平行,就是下地進了某個地下通道,整個重慶唯一的直路,據說就是機場的起飛跑道,重慶人民指路連“前後左右”都不說,人家說“上下左右”。
雖然羋婧的老家沒有像重慶那樣誇張,但那道路也是彎彎曲曲的,人們早已習慣用“前後左右”來指路,你讓從小在那種環境下長大的羋婧,又怎麼牛逼犀利的掌握無論什麼時候,看見太陽就能分辨出方向?
實際上,根據後世的科學證明,那些土法大多不靠譜,在有人區還好,若是在山裡或是沙漠裡,沒有帶路的老司機,靠土法認路迷路的可能性是很大的。
“我的確是分不清楚方向,但我絕對認識地圖!”羋婧很生氣的反駁道。
嬴駟全當沒聽見一般,默默的將頭轉到一邊,拿出地圖和追上來的隨從討論下一步的方向。
真是氣死寶寶了!不認識地圖能怪我嗎?
現代的地圖是“上北下南,左西右東”,古代的地方是“上南下北,左東右西”,也就是說戰國全地形圖上,南方的楚國在最上頭,北方的燕國在最下頭,東方的齊國在左邊,而右邊則是位於西方的秦國。
第一次看戰國地圖的時候,那可真是將羋婧多年的頸椎病都給治好了。
羋婧扁著小嘴,委屈的看著正和護衛在交談的嬴駟,從隨身的行囊裡翻出一把扇子,“啪”的一聲開啟摺扇,百無聊賴的扇起風來。
秦代當然沒有摺扇,但是既然有了紙,那此等裝逼神器,又怎麼能放過呢?
因此,天氣剛剛暖和了一些,羋婧就迫不及等的在羋家紙坊推出了摺扇。
為了提高摺扇的格調,羋婧特意命人做了一批極為精美的非賣品摺扇——象牙製成的扇骨上糊著上好的韌紙,扇面的一邊是羋婧精心匯制的國畫。
其實從小什麼都學,但什麼都不精的羋婧,國畫水平十分一般,大約也就是外行人見了好像,內行“呵呵”笑不語的那種。
但慶幸的是,羋婧穿越得夠早,她穿越之前連紙都沒有,又何來成熟的繪畫藝術,因此她直接站在巨人肩膀上的畫,還是佔了很大便宜的。
最重要的是,羋婧畫的是扇面,扇面的面積很小,用後世的話來說,圖小就意味著解析度低,看不清楚細節。
打個比方,為什麼大家都說,現代的女明星沒有以前的女明星漂亮,不是因為現代的女明星真得就不漂亮了,而是因為現代人攝像頭、電視機都是高畫質的,人上電視時哪怕是毛孔,都能讓觀眾看個清清楚楚,而過去的攝像頭解析度都比較低,簡直就是自帶ps柔光效果,女明星臉上永遠朦朦朧朧的,自然就比較仙了。
同理,日、韓的攝像打光就是用得這種技術,所以日、韓明星來中國拍戲,很容易就在高畫質攝像頭下現原型。
羋婧的扇面也是這個原理,夠小,完全看不清楚細節,再加上比這個年代要超前的繪畫理念,拿出去不但能糊住不少圈外人,還能糊住不少圈內人。
因此,在羋家紙坊的人,拿出這種畫有羋婧國畫的漂亮摺扇,請當世那些學者名人在摺扇的另一面,留下墨寶之時,很多人紛紛表示“潤筆費可以不要,送我一柄摺扇就行了”。
好好好,就算你不想要,我們也要送呢,有這些名人當代言,哪還怕那些學子不買來裝逼啊?
因此,這些被名人留下墨寶的摺扇就成了羋家紙坊的鎮店之寶,有了這些鎮店之寶再加上名人們也在使用,自然不乏那種好跟風的學子來買。
一開始,這些人也就是因為價錢不貴,跟風買回來玩一玩,但買回來之後才發現,這摺扇是真心好用,不用時可以收起來不佔地方,用的時候則可以開啟扇風,不但可以在家裡用,最妙的時候還方便帶出門。
想一想,在這個沒有空調沒有風扇的年代,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