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村戶口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此次論壇的主題,就是未來農業的發展趨勢,所以江寧所說的,完全都是符合本次論壇主題的,讓人心悅誠服。
陳水圓臉上多少有點難看,見主辦方沒有替他說話,給他臺階下,心中有氣。
他站起來,學著島國人的禮儀,向大家鞠了一個90度的躬。
“看來,本次論壇我不適合講話,那我先回避一下。”
而校方和省農業局也肯定是站在江寧那邊的,在他們眼中,江寧才是自己人。至於這位海歸人士,論壇不是非他不可。
不過,還是得做點樣子,陳校長連忙“挽留”:“陳專家,我們論壇求同存異,是允許有不同聲音的。”
陳水圓擺擺手:“不了,不了。以後有機會的話,再來造訪你們學校。”
說完,他奪門而去,知道自己留在這裡沒好處。
看江寧對他的態度就知道,留下來只會讓自己尷尬。
等陳水圓離開後,彭光明笑道:“這人走了也好,據我瞭解,這傢伙是個典型的親島分子。”
他的立場一直都沒變,堅決認為江寧是對的。
江寧支援傳統,已經是眾所周知的事情。尤其是中醫藥,在省內引起了不小的轟動。他發展的中醫藥產業,竟然開啟了國門,產品在海外流行。
這難道還不能說明問題?
很顯然,不是國內的傳統文化不行,而是大家根本不去開發,不懂得去利用,只是一味地去蔑視。
此外,他還知道一件事。在前幾天,中醫藥界聯合發表了一則通告,要求大家保護好古藥方等等。
“走就走吧!正好,讓江校友多點時間給大家講話。”陳校長也跟著笑道。
沒辦法!他們算是江寧的“孃家人”,肯定偏向江寧的。
再說了,論影響力,陳水圓也遠不是江寧的對手。
江寧卻道:“其實,那傢伙有些話倒也沒說錯,我就看不慣他滿嘴都是島國。我們需要發揚優良的傳統文化,也得學習別人先進的東西。”
……
論壇開始,禮堂坐著的,大多數都是本校的學生。當然,也有幾位媒體界的朋友。這時候的媒體,可不像後世的那些無良媒體,很多還是堅持實事求是地報道。
此外,還有農業界的一些人物。
首先是彭光明發言,他作為省農業局的領導,第一個講話,誰也挑不出毛病。
彭光明瞭解江寧的性格,畢竟都待過一段時間,知道江寧不喜歡聽別人的廢話,講一些囉囉嗦嗦的話,所以他不像平時那樣。
而是言簡意賅,談了幾點未來農業的重要思想,也提了他們省即將舉辦的農博會。
一陣掌聲過後,就是陳校長講話。和彭光明一樣,也簡單說了幾分鐘,就匆匆把時間交給了真正的專家。
接著就是江寧,本來江寧想著讓前輩先上的,但那些專家們得知江寧的名頭,都很識趣地“禮讓”。
主持人鄭重介紹完江寧,臺下響起了最熱烈的掌聲,有學生甚至高呼起來。
江寧面帶微笑:“尊敬的……我呢!就是個年輕人,說話隨意一點。那麼,我就談一談我對未來農業的一些理解。
不一定正確,畢竟未來誰又能知道是怎麼樣的呢?所以,大家可以先聽一聽,你我共勉。
一直以來,我國農業生產以小農經濟為主,生產規模小,效率低。未來,隨著農業機械化水平的提高,農業規模化趨勢也會加強。
未來……”
既然被推上來,江寧不能湖弄大家。他把後世的農業知識,一些現在還沒出現的農業理念講了出來。
無論是學生,還是老師,或者前來參加論壇的農業專家,都聽得歎為觀止,驚為天人。
作為江寧曾經的老師,王老師心中的震撼更加強烈。原來,自己的學生對農業的理解這般深,好多東西根本不是他教的。
在這方面,江寧這個學生,已經是遠超他這個老師。
比如江寧談到的品牌農業,別人聽都沒聽過。目前,國內工業都還沒品牌化,就更別說農業了。
按照江寧所說,品牌農業是農業走向市場的手段和落腳點,是打通食品工業和農業的媒介,是農業和農業企業走向現代化的標誌。未來,農產品的競爭,不是數量和價格的競爭,而是農業企業之間的品牌和質量較量。
還有生物農業,建立農業生產體系,靠各種生物學過程維持土壤肥力,使農作物營養得到充分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