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未滿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相看了看,也不知道在想什麼,最後解縉看了看杜安,緩緩開口道:“按照你‘十八線’的要求找來的老師,能教出來的學生水平想必也不會高,這樣水平的學生如果沒有什麼背景或者機緣的話,也很難在圈子裡謀生,更別提出名了。一個教出來的學生都沒有前途可言的培訓機構,如何又能吸引生源呢?沒有生源,這樣的培訓機構又有什麼存在的必要?”
當然,最關鍵的還是“一個培訓班”這個答案太不符合解縉對杜安的期望了——這種野雞培訓班中國多的是,根本不是解縉想要的東西。
杜安覺得解縉這老爺子還真是把自己當作他的子侄輩來看待了,說得話都帶著考校的意味,也不知道是好還是不好。
他搖搖頭,把這些想法甩到一邊,簡單地回答瞭解縉的問題,“生源不用擔心,就業也不用擔心。”
解縉看了看他,若有所思地說道:“以你現在的名氣和手裡的資源,生源和就業確實不需要擔心。”
在他看來,杜安這是想要把他的名氣轉換成實際利益了。
這倒是一個賺錢的法門,圈子裡也確實有人這麼做過或者正在做,不過在解縉看來實在有點low,完全就是土鱉暴發戶才會使用的招數,杜安使出這一招,讓他大感失望。
但是杜安搖了搖頭。
“我不會出面。”
解縉愣了:杜安不會出面?那意思就是不會用到杜安的名頭了,可那樣的話怎麼解決生源和就業問題啊?
一個培訓班,既沒有強大的師資力量,又沒有名人效應,還要是剛成立沒有半點歷史底蘊,簡直就是三無培訓班,怎麼吸納生源?怎麼解決就業?怎麼長久地存在下去?——哦,不對,按照這種模式,這培訓班能不能挺過第一年都是個問題,更別說長久地存在下去了。
杜安能走到今天這一步,不應該連這個問題都想不通啊……
解縉突然有點後悔問杜安他想要幹什麼了——他這一問之後,疑問反而更多了,但是以他對杜安的瞭解,這小子應該不會透露出更多訊息來了。
不過解縉還是抱著試試看的態度又問了一句:“那你用什麼辦法來解決生源和就業的問題?”
然後杜安果然搪塞了回來,“這自然是會有人來解決的,老爺子你幫我把老師找來就行,事成之後必有重謝。”
解縉無奈地搖了搖頭,“重謝就不必了,我就希望我把人找來之後你能讓我這中間人多少知道點這裡面的事。”
杜安想了想,“可以。”(未完待續。)